8月27日,江蘇省民政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解讀《江蘇省民政事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出席發布會并介紹情況,廳社會組織管理局、社會救助處、社會事務、養老服務處、兒童福利處、規劃財務處負責人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
沙維偉介紹了《規劃》的編制過程、主要內容以及突出特點。他指出,編制江蘇省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民政部、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對標對表江蘇“十四五”規劃綱要,系統謀劃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江蘇民政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省民政廳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學制定江蘇民政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始終堅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和問題導相統一,聚焦重點、暢通堵點、找準發力點,確保所提目標、所列舉措,既可行又可操作;始終心懷國之大者,主動融入發展大局、落實國家戰略,努力在增進民生福祉、推動共同富裕、提升治理效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戰略任務中體現民政擔當,貢獻民政智慧。
沙維偉介紹,規劃共11章48節,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江蘇民政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江蘇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為根本遵循,科學把握民政工作在新發展階段的功能定位,緊緊圍繞推進江蘇現代民政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時代主題,著力打造“人本民政”“法治民政”“協同民政”“智慧民政”,并明確了到2025年高質量發展的兜底保障更加有力、高效能治理的基層活力充分激發、高品質生活的社會服務更加多元的發展目標,描繪了2035年江蘇民政事業發展的遠景目標,設置了20項有代表性的主要發展指標。規劃立足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民政職能,提出了“十四五”江蘇民政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包括打造高質量基本民生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兒童福利服務體系、社會力量參與體系、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專項社會服務體系等高質量現代民政業務體系,以及以法治保障、專業人才、智慧管理為核心的高質量現代民政支撐體系。
沙維偉介紹,規劃突出前瞻思維,力爭先行先試,分不同業務領域提出了八大重點改革創新舉措,著力打造江蘇民政品牌。主要包括溫情社會救助改革、基本民生保障管理服務轉型升級、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建立完善困境兒童“主動發現、精準保障”機制、創新慈善供需精準對接機制、建立健全村(社區)“能動善治”機制、創新地名“凈化”機制、創新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機制及模式。同時,為了推動高質量現代民政建設“6+1”體系落細落實,幫助全省各地找準工作抓手,規劃專門設置了10個專欄,排出底線民生保障提升行動、養老服務“兜底”“強基”“提質”行動、社會力量“愛潤青苗”專項行動、社會組織提質增效行動、社會工作“牽手行動”、美麗和諧社區建設推進行動、地名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康復輔助器具“輔佑康健”行動、“逝有所安”保障能力提升行動、“智慧民政”建設行動等十大行動,對接落實重點任務。
沙維偉表示,下一步,省民政廳將精心組織規劃實施,抓好任務分解、落實責任傳導、注重監測評估、強化要素保障,推動《江蘇省民政事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描繪的美好藍圖一年一個臺階、一步一個腳印成為美好現實,為奮進新征程貢獻江蘇民政力量。
發布會上,相關處室負責人圍繞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制度、保障群眾“逝有所安”、加強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等,回答了記者提問。(根據江蘇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