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國際志愿者日。為更好地貫徹2020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的《上海市志愿服務條例》,12月4日晚,上海市民政局在上海中心119樓上海之巔舉行“參與志愿服務,共創‘公益之城’”活動,感恩上海400多萬志愿者,共慶志愿者節日。市民政局副局長蔣蕊出席活動并講話,各委辦局代表、各區民政局代表和公益基地代表共同啟動上海中心“公益之城”亮燈儀式,全市近200名公益人士代表參加了活動。
今年12月1日是國務院《志愿服務條例》實施兩周年,11月15日,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上海市志愿服務條例》,這兩部法律法規,推進了“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上海新《條例》也明確了本市志愿服務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有助于規范建立和完善統一的志愿服務信息平臺,完善志愿者激勵機制。
30年前,民政部門就開始倡導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支持成立了社區志愿服務協會;20年前,民政部門以居委會建設為抓手,開展了常態化、制度化的志愿服務;10年前,《上海市志愿服務條例》出臺,推進了志愿服務的規范化發展;3年前,民政部門首次提出了上海“公益之城”目標,并以公益護照、公益基地等“十個一”為抓手,為打造“溫度之城”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新修訂的《上海市志愿服務條例》實施,這標志著上海志愿服務和公益之城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為了更好地引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近期,上海市民政局將第一代“公益護照”升級為第二代,市民可以在線上免費申領。新版“公益護照”由市民政局監制,以信用卡為載體,用于標識志愿者身份的實體證照,具有信息記錄、權益保障、激勵嘉許三個功能。公益護照是既是志愿者的“身份證”,可以記錄志愿者的志愿服務的時間和次數,提供合法憑證,也是志愿者的“保障卡”,為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提供意外保險保障,還是公益圈的“VIP”卡,擁有“公益護照”的志愿者可以享有優待服務和激勵嘉許,讓志愿者無憂無慮做公益。即日起,年滿7周歲不滿70周歲的本市居民,都可以申領。
為了貫徹好《上海市志愿服務條例》,市民政局作為志愿服務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門,將推出四大舉措。一是加強《條例》的宣傳普及。二是為志愿服務搭建更多的平臺,繼續推進萬家“公益基地”建設,以“公益基地”為載體,引導群眾參與公益活動,整合社會資源,傳播志愿服務精神;繼續完善上海志愿服務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打造全市統一的志愿服務信息平臺,促進志愿服務信息數據互聯互通。三是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不斷壯大志愿者隊伍;引導符合登記條件的志愿服務團隊依法登記為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四是完善《條例》配套政策,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統一的信息數據對接標準,實現全市志愿服務數據統一歸集、管理和交換;建立健全志愿服務統計和發布制度,定期向社會發布本市志愿服務情況;研究制訂志愿服務記錄具體辦法,推動志愿服務信用體系建設,努力健全和完善上海公益服務體系。
12月4日下午,市民政局還在上海中心38樓舉辦“申城公益,感恩有你”系列活動,對全市“十佳公益基地”授牌。當晚上海中心戶外LED亮燈,打出祝福語:參與志愿服務,共創公益之城?。ǜ鶕虾J忻裾中畔⒄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