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了貴州的人口老齡化趨勢——截至2019年底,全省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80.03萬人,占總人口的16%;65周歲及以上390.55萬人,占總人口的10.78%。
數據,也彰顯了貴州養老服務的不斷完善——截至目前,全省建成5044個農村幸福院、1051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359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實現了城鄉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
數據,更折射出貴州健康養老產業的崛起——前來避暑養老和旅居養老的人口每年近1000萬人,全省注冊健康養老企業4600余家、養老機構1000余家……
近年來,貴州省各級民政部門以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簡政放權,創新體制機制,激發社會活力,積極探索發展有貴州特色的健康養老產業。“圍繞成為全國養老基地和國際一流康養目的地的目標,全省民政系統積極探索旅居養老、健康養老、智慧養老等養老產業發展新模式,加強政策供給、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行業監管,高標準推進養老服務體系項目建設,把貴州打造成一個養老的好地方。”貴州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強化頂層設計,訂規劃明措施
近年來,貴州省出臺了支持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業、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養老服務創新發展工程專項行動方案等政策措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全面推進養老服務業改革發展。各地也相繼出臺一系列文件,
快推進養老機構改革和醫養結合工作,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產業,推動項目建設,促進服務質量提升。
貴陽市將養老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城鄉統籌推進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建立養老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編制了貴陽市養老設施布局專項規劃,著力打造“爽爽貴陽·康養福地”的城市名片。遵義市科學規劃布局,強化政策支撐,制訂出臺醫療康養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大健康產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推動康養產業良性發展。六盤水市提出“1234”的養老服務發展思路,即建設一個統一管理的養老服務綜合平臺,推進醫養結合和農旅養結合,推動農村養老資源與城市養老資源、公辦養老資源與民辦養老資源、特色養老資源與基本養老資源三個統籌,打造候鳥式、護理式、休假式、旅游式四種養老模式,堅持足不出戶養老、上門服務養老的理念,把建設家門口的養老院、沒有圍墻的養老院放在首位,推動全市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
加快設施建設,夯實產業基礎
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補助等方式,貴州省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目前投入運營的城鄉養老機構有1581所,其中農村敬老院956所。同時,積極構建管理平臺,搭建“互聯網+”養老服務運營監測管理平臺,促進養老、醫療、健康等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升。
畢節市通過“改、建、管、服、引”多措并舉,充分利用省、市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民生實事范圍的機會,督促各縣(區)大力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農村敬老院提質增效工程,形成了“市級有龍頭、縣區有示范、鄉鎮有保障、社區有場所、村莊有院會”的養老服務設施體系,養老服務設施逐步完善,養老服務業改革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大力推進康養產業發展,形成了“黨委領導定方向,政府主導出政策,民政牽頭抓落實,社會參與出效益,老人入住得實惠”的模式,截至目前,共投入養老產業發展資金10多億元,建設了961個養老服務設施。
創新示范帶動,引導社會參與
近年來,貴州省命名貴陽市烏當區東風醫養健康小鎮、獨山縣陽光養老中心示范園區、桐梓縣夕陽紅君逸親情養老服務中心等為全省養老產業示范園區、養老服務示范機構,打造了一批特點鮮明、優勢明顯、綜合實力強、具有示范輻射作用和影響力的省級養老產業示范園區(項目)。同時,積極推動公建民營模式,大力發展康養產業項目,成立了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撬動社會資本進入養老市場。各地民政部門主動作為,突出項目引領,強化示范帶動,優化營商環境,發展健康養老產業。
銅仁市謀劃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啟動建設一批大健康產業園區,打造一批康養小鎮、康養產業集聚區和示范養老機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把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閑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產業,培育發展養老、康復、老年產品等一體化的特色產業,助推健康休閑養老發展,打造養生養老示范區,全方位優化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拓展養老服務空間,推進養老產業發展。(根據貴州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