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襲,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打響。無論是最底線的民生保障,還是最基本的社會服務,作為直接為人民群眾特別是為困難群眾服務的部門,民政工作與老百姓密不可分,各級民政部門,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等民政服務機構,以及城鄉社區、社工、志愿者、社會組織都是抗疫情、保民生、獻愛心的堅強力量。
自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省民政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緊迫的重要政治任務,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堅持依法、科學、有序原則,以最強力量、最嚴標準、最實舉措,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保障廣大服務對象和工作人員健康安全,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強部署 督促指導各地科學評估、精準施策
春節期間,廣東省民政廳每晚燈火通明,在廳黨組的帶動下,全廳副處長以上領導干部全部在班在崗開展工作。這里成為了全省民政系統防控預案制定、數據統計發布、研判會商決策的信息交匯地。科學評估、精準施策、凝聚力量,實戰檢驗了廣東民政系統的疫情防控能力。
1月20日、23日、26日、28日、31日、2月2日、5日,省民政廳先后召開七次廳黨組擴大會議,研究部署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頭等大事。1月22日,下發通知部署全省疫情防控工作。1月24日,成立省民政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印發工作方案,明確各處室局和廳直屬單位的職責任務,確保防疫工作職責清晰、高效運轉。1月29日,召開全省民政系統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對廣東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動。期間,先后印發《關于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養老服務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切實做好困難群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緊急通知》等20多個文件,并督促各地抓好落實。
嚴防控 堅決守住民政系統各類機構不發生疫情的工作底線
民政服務機構中的老年人、兒童、流浪乞討人員等都屬于易感薄弱人群,婚姻登記、殯葬服務機構服務對象眾多且人群易聚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省民政廳堅持系統聯動、上下協同,印發養老服務、流浪救助、兒童福利、殯葬服務、婚姻服務、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等民政領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指導監督各地細化實化防控措施,及時履行疫情監測和報告責任,妥善做好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確保民政機構服務對象和工作人員健康安全,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省民政廳率先在全國印發《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領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第一版)》,從入站體溫檢測、站內隔離觀察、機構衛生防疫、值班值守保障等4個方面提出16條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在救助管理機構蔓延。各地迅速行動,全省從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業務的干部職工主動取消假期,堅守一線,全力保障受助人員的健康,用體貼與關愛溫暖流浪人員的心。汕頭市救助站工作人員在春節萬家團圓之時堅守在工作崗位,該站護士謝曼桐已到臨產期,仍堅持為流浪乞討人員服務,為大家培訓防護知識,為受助人員量體溫,做好生活區的巡察工作,在年初二上班期間出現臨產癥狀,緊急前往醫院,并于當日順利產下一名男嬰。
廣東養老機構在疫情期間實施臨時封閉管理。各級民政部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嚴密組織、落細措施,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全省養老機構安全。作為東莞市石龍鎮全鎮唯一一家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石龍鎮敬老院目前入住老人108人。住院老人平均年齡86歲,大多免疫力弱,且包含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和失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防疫任務相當艱巨。敬老院院長王珊珊堅持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敬老院當成自己的家,每天堅守陣地,與老人共度“疫情時艱”。堅持院內大小事務親力親為的王珊珊,一頭緊鑼密鼓地安排后勤組對院內場所消毒、值班室對每天監測員工體溫、醫護站每天3次監測老人體溫、社工站對老人的心理慰藉等工作,另一頭則親自趕到超市為敬老院選購合適的防疫用品、消毒材料以及儲備糧食等。封閉管理期間,院內老人盼望春節與家人兒女團聚的心情仍十分迫切,有的甚至鬧起了情緒,深諳老人心思的王珊珊用加倍的關愛填補特殊時期的親情缺位。冼婆婆每天念著家人,在封閉管理期間收拾好一袋袋行李鬧著回家,王珊珊貼心疏導:“冼婆婆,要回家啊?想家人了吧,來,我帶您去見見……”嘴里說著要帶老人見家人,實際上機靈的王珊珊安撫好老人的情緒后便掏出手機,撥通冼婆婆家人的微信視頻聊天,化解老人的急躁情緒。
省民政廳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全省106個兒童福利機構、100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切實保障全省兒童福利機構以及留守和困境兒童安全。疫情期間,廣東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實行封閉管理,并實施“日報告”及時監測疫情動態、做好應急處置;同時,加大對家庭寄養兒童排查力度,發放疫情防范物資,堅持每日報告。在廣州,為確保疫情期間因監護人實施隔離后無人監護的困境兒童得到有效關愛保障,全市建立困境兒童監護情況跟蹤制度,對特殊困境兒童家庭逐一電話訪問,救助保護服務熱線24小時不打烊。在中山,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未成年子女保護工作小組,黨員帶頭身處一線,統籌開展接收、照料和送返等工作,對全市范圍內因父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且沒有其他監護人的18歲以下未成年人,給予臨時性救助保護,保障孩子有人照料。
細管理 從嚴從實從細從快做好婚姻登記、殯葬服務機構防控
“全省已取消2020年2月2日婚姻登記,建議避免元宵節、2月14日等集中登記,相愛的人每天都是值得紀念的好日子;辦理喪事活動從簡從快人要少,對親人的思念不限時間與地點。” 疫情發生后,針對婚姻登記機關、殯葬服務機構人群密集的情況,廣東省民政廳提前預判、科學應對、加強宣傳引導,在廣東電視臺、省民政廳官網、微信公眾號發布溫馨提示引導公眾避免扎堆辦業務,并積極督促指導全省婚姻登記機關、殯葬服務機構采取有力有序有效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根據疫情發展態勢,省民政廳1月26日要求各地取消2月2日辦理婚姻登記;對已預約的登記申請人,各地婚姻登記機關逐一做好解釋說明和改期預約等服務。暫停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和結婚頒證服務,不舉辦集體頒證儀式。同時,利用“粵省事”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序提供婚姻登記信息網上預錄和證件材料網上自查預審服務,有效提高服務效率、減少登記申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現場等候時間,在防控中體現溫情服務。
1月26日,省民政廳要求各殯儀館盡量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已預約登記的,盡力勸導取消;仍堅持舉行的,嚴格控制規模,簡化告別儀式。同時,各級民政部門按照要求,加強殯葬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安全防護,落實設施設備和工作場所通風、消毒等防控措施。為科學有序應對,各地成立領導機構,制定應急預案,規范處置程序,開展應急演練,全省已預備專用殯儀車41輛、專用火化設備35部。出現確診危重病例的有關市,民政部門與同級衛生健康部門保持密切聯系,時刻保持戰斗狀態。
保民生 切實做好困難群眾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
廣東民政系統在全面做好各類機構服務防控的同時,重點加強對村(社區)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流浪乞討人員、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孤兒(含散居和家庭寄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和其他困境兒童等困難群眾的排查和關心關愛,切實做好困難群眾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工作責任到位、宣傳教育到位、摸排檢查到位、隔離治療到位、生活保障到位。
廣州市制作困難群眾疫情感染服務指引,指導基層及時向散居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困難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各區逐一摸查,每天填報《全市散居特困人員疫情防控與照料服務情況表》,累計摸查約7500人次,并組織黨員、志愿者、居委會等力量為有需求的特困人員開展護理服務約1300人次、派發口罩約2500個。在中山,鎮村兩級民政隊伍全面走訪入戶,對全市低保家庭、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收入家庭等困難群眾進行電話訪問和上門走訪共8905戶,并派發一批御寒物資、口罩等用品。在東莞,全市100多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在鎮街社區的領導下,逐戶走訪社區孤寡老人等困難群體,為獨居老人測量體溫,了解個人狀況并協助他們解決實際需要。江門市民政局掛職蓬江區白沙街道西園社區第一書記車方樂急群眾之所急,將單位派發給自己工作使用和自費購買的醫用口罩送到社區困難群眾家中,及時解決了因缺乏口罩無法前往醫院做透析的群眾的燃眉之急。
為落實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各地協調財政部門,于春節前將當月低保、特困供養資金全部按時足額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并積極應對春節期間物價上漲壓力,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發放臨時價格補貼資金,全面保障困難群眾歡樂、平安過節。此外,全省各地深入開展“送溫暖”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全省累計向139330戶低保家庭、85274名特困供養人員及27434戶低收入家庭發放春節慰問金1.04億元,并動員市、縣、鄉鎮(街道)及村(居)委會力量,派出4600多個工作組向困難群眾派發米、油、面食、棉被等慰問品總價值達2167萬元。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始終堅守崗位,對困難群眾提出的救助申請加快開展核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綜合采取臨時救助等措施切實保障其基本生活,幫助其渡過難關。自大年初五至初八短短四天時間,中山市為困難家庭辦理低保待遇19戶46人,為16戶家庭經濟狀況有所變動的低保家庭及時調增低保金。陽江市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兜底線、救急難作用,疫情防控期間累計發放臨時救助金262.16萬元,救助1204人次。
為減少面對面疫情傳播風險,省民政廳借助“粵省事”廣東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序,進一步簡化救助申請審核審批程序,“電子授權”試點地區困難群眾只需要登錄“粵省事”小程序,進行人臉識別、身份確認和電子簽名授權,足不出戶即可在線申請低保及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真正實現困難群眾申請救助“一次不用跑”。
“雙百計劃”上千名一線社工和督導取消休假返崗,投入助力基層疫情防控的戰斗中,充分發揮常駐社區服務,熟悉村居、群眾的優勢,按照鄉鎮(街道)統一部署,依法、科學、有序投身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積極協助黨委政府在村居廣泛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為獨居孤寡老人、困境殘障人士、低保低收入家庭、困境單親家庭等弱勢和困難群體提供防疫援助、生活救助等服務,成為南粵大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生力軍。截止2月4日12時,超過100個“雙百”社工站開通了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共服務2300多名群眾,打通了防疫期間為民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成為南粵大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生力軍。
防擴散 城鄉社區防控服務到戶到人
針對城鄉社區這一“神經末梢”和防控重點區域,連日來,全省村(社區)在當地黨委、鄉鎮(街道)的統一部署下,在村“兩委”帶領下,組織村(社區)黨員、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志愿者、物業服務人員等加強值班值守,實施網格化、地毯式聯防聯控,責任到人、聯系到戶,群防群治做到村(社區)防控、村(社區)宣傳、村(社區)排查、衛生整治“四個全覆蓋”。
廣州在全市社區(村)全面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及健康衛生教育,持續指導各社區(村)配合落實社區防控措施、上門摸排等工作,各社區(村)累計摸排居民101萬戶270多萬人,摸排兩周內與湖北人員密切接觸人員2.4萬多人,督促居家醫學觀察對象2.1萬多人。惠州全面啟動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在大亞灣區西區街道漳浦村,以村民小組為防控區,包組聯戶、責任到人、宣傳入戶,通過微信發消息、每戶打電話、懸掛標語等方式,做到家喻戶曉。江門、清遠、云浮等地村(社區)通過“鄉村大喇叭”、“大篷車”等形式滾動、流動宣傳播報防疫知識。
最大限度減少城鄉社區群體性聚集活動,是防止交叉感染的一項必要手段。各級民政部門緊急通知城鄉社區取消各類聚集性活動,引導群眾不串門、不聚會。粵東潮汕地區、粵西農村很多春節傳統文娛活動,如“營老爺”群眾巡游、元宵舞龍、“吃年例”、“做棚”等活動,都明令暫時禁止。不少有不滿情緒的群眾,經過村居干部宣傳勸導,態度從不在乎、不理解轉為了全力支持。
廣動員 引導規范社會力量依法有序參與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省民政廳積極發揮指導社會捐助和社會組織、志愿服務的職責優勢,廣泛動員、引導規范社會力量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疫情防控踴躍捐贈。
疫情發生以來,省民政廳發出《關于動員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引導廣東省社會慈善力量依法、科學、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根據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出關于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口物資免稅政策的公告精神,省民政廳于2月1日和2月3日分兩批發文給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省稅務局增加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市紅十字會、廣州市慈善會、深圳市紅十字會、深圳市慈善會、中山市慈善總會、汕頭市紅十字會、惠州市紅十字會、江門市紅十字會、潮州慈善總會等10家單位作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口物資受贈人,拓寬進口捐贈物資通道,提升防疫物資供應能力。
全省各地民政部門積極宣傳,廣泛發動,廣州、深圳、江門等多地慈善會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號召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捐贈,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募集物資。截至2月5日上午12時,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社會各界為疫情防控累計捐贈的款物資金逾21億(現金19.7億元、物資折款1.3億元),其中全省各級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和其他組織接收的社會捐贈款物5.8億(現金5.2億元、物資折款0.6億元),直接捐往省外的款物15.2億(現金14.5億元、物資折款0.7億元)。廣東省慈善總會根據疫情發展,迅速行動制定了《廣東省慈善總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社會捐助工作管理暫行規定》,依法、高效、精準、公開的開展此次社會捐助,保護捐贈人和受益人的權益。
省民政廳印發《關于動員全省社會組織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廣東省民政廳關于推動社會組織強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指引宣傳和實施工作的通知》等多個文件,指導各地民政部門和全省社會組織、廣大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依法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各地迅速響應,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工作。廣東省湖北商會聯合黨委要求各黨支部(總支)帶頭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成立廣東省湖北商會應急防控工作小組。廣州市109家行業協會商會結合行業特點發出倡議,呼吁各會員企業拓展貨源,確保供應,穩定市場,廣州社工服務機構開展“紅棉守護行動”,開設“紅棉守護熱線”200條,協助做好社區疫情排查。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日,全省社會組織捐款約3800多萬元,動員會員企業累計捐款約2.3億元,還籌集大量急需的口罩、防護服等物資。
下一步,全省民政系統將進一步增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意識、堅定政治自覺,切實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以“戰時狀態”把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細落實落具體,盡最大努力保障民政服務對象和工作人員生命健康安全,在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貢獻應有的民政力量。(根據廣東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