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遼寧省沈陽市各級民政部門與紀檢監察機關、審計部門密切合作,依托大數據平臺精準發力,推動“死亡保”、“關系保”、隱瞞收入、認定失準、管理薄弱等問題得到根本性糾正,并以此為契機,打造了綜合性監督管理平臺,完善了農村低保認定指標體系,實現監督與保障“兩網”并行,困難群眾根本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實施全方位信息化核查,堅決做到徹查徹改
為深入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沈陽市民政局與市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密切配合,借助兩部門大數據平臺對全市城鄉低保進行全時段掃描式篩查比對,信息覆蓋全市主要政府職能部門,查詢范圍拓展到全省地域范圍。通過信息比對,全市共確認2017至2019年上半年農村低保有關問題1161件,主要包括低保對象的工商登記、養老保險、繳納所得稅、房產契稅、公積金、機動車輛、農機補貼、死亡保、服刑保、社區(村)干部在保等16類問題。
針對發現的問題,在全市開展集中整治行動。組織全市區、縣及街道、鄉鎮民政工作干部,在社區、村委會的協助下,全方位開展走訪調查、核實取證工資,逐人逐件建立整改檔案,做到條條有著落、件件有結果。特別是在資金追繳過程中,頂住重重壓力甚至人身威脅,確保整改工作取得了實效。依法對非法所得農村低保資金進行了追繳,并對存在問題的鄉鎮、村低保責任人給予了黨紀政紀處理。核查整改行動彰顯了黨和政府對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的零容忍和監管手段的零死角,在全社會和干部隊伍中引起強烈反響,有效凈化了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
完善政策制度體系,堅持精準保障與精準監督兩手抓
為解決城鄉低保專項治理工作中反映出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提高精準施策水平,沈陽市對現行城鄉低保政策制度進行了一次全面系統的調整和完善。研究出臺了《關于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細則的補充規定》《進一步規范城鄉低保行政文書的通知》等6個政策性文件。圍繞城鄉低保家庭收入、勞動能力、家庭金融資產、房產、車輛、工商登記、所得稅繳納、公積金、贍養費、土地房屋征收補償費等方面,制定了精準性高、操作性強的認定措施;以重病和重殘人員、老年人、殘疾人、兒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艾滋病患者等特殊困難群體為重點,放寬了準入條件,實行單人保障;對低保金發放代領辦法、告知制度、生存認定制度、公開公示制度、備案制度作出規范性要求。同時,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市民政局研發打造了綜合性、一體化、多功能服務管理平臺,更新完善了城鄉低保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農村低保等民政工作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管”,在低保認定、審批、管理等每個環節均能做到實時驗證和監測預警,避免問題隱患的發生。平臺網絡覆蓋全市街道(鄉鎮)和社區,并與紀委監委機關聯網運行。精準保障與精準監督的兩手抓、兩手硬,實現了政策落實時的“應保盡保”和管理過程中“應退進退”,切實維護了困難群眾的根本利益。
堅持常態長效,不斷把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引向深入
沈陽市民政局將按照民政部深入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落實省民政廳相關工作部署,聚焦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不斷把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一是關注特殊群體,努力開展“大排查”工作。目前,在全市農村低保對象中排查出符合特困供養的老年人、殘疾人、兒童155人,納入兜底保障的貧困人中重點對象954人,納入農村單人保的重病、重殘貧困人口121人。
二是提升農村低保精準化、規范化水平。加強基層經辦人員政策培訓和思想教育,推進新政策措施的落實,通過“家庭保”“部分家庭成員保”“單人保”“貧困人口兜底保”等保障方式綜合施策,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利益。
三是加大疑點問題和違規違紀問題的查處整改力度。繼續通過信息核對機制、集中走訪排查、群眾舉報等多種方式,對新發現的疑點問題進行認真核實整改,對涉及違規違紀的人員,依據相關規定嚴肅問責處理,推動專項治理常態化、長效化。(根據遼寧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