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地方動態 > 正文

青海省民政資金監管信息系統上線運行顯成效

時間:2020-09-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青海省民政廳
【字體:    打印

為進一步加強對民政資金科學化、規范化、透明化管理,完善民政資金監管體制機制,2019年,青海省民政廳牽頭啟動了全省民政專項資金監管信息平臺的建設工作,旨在加強民政專項資金末端支出管理,強化事前事中監管,提高民政資金風險防范能力,提升民政資金管理水平,把制度建設與治理能力有機統一起來,用科學手段促進治理效能提升。

統一思想行動,凝聚智慧力量。全省民政專項資金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得到了省財政廳、公安廳、衛健委、銀保監局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省民政廳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統一思想,廣聚智慧,針對平臺建設各個推進環節提出具體要求和建設意見。組織現場調研,各級民政、財政等部門積極溝通協調,落實解決具體問題。

探索科學創新,完善體制機制。平臺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手段,從民政業務資格審批、數據核查治理和資金發放三個環節,按照權責分離、相互制約、統一發放的思路進行建設。縱向建立省廳、市(州)、縣(市、區)、鄉鎮(街道)四級監管體系;橫向打通民政所有業務資格審批系統,協調公安、人社、衛健、殘聯等多部門數據開放共享,利用大數據核查手段,對民政對象實名、死亡、賬戶、待遇等信息進行核查治理,并與銀行金融機構專線對接,實現民政對象補貼資金申報、審核、發放、到賬的全過程閉環管理。建立民生資金發放“事前預警、事中監管、事后追蹤”的長效監管機制,防范民生資金發放“虛報冒領、吃死人錢、私改賬戶、貪污挪用、應退不退、應發不發、遲發緩發、錯發漏發”等風險隱患。

務求實效推進,提升治理能力。平臺按照“先試點,后推廣”的模式進行實施應用,總結經驗,不斷優化,務求實效。項目推廣實施覆蓋青海省兩市三州29個縣區市,273個街鄉鎮,將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等九類民生資金、60.8萬民政對象納入平臺發放監管。利用大數據聯網核查手段,累計核查治理7.8萬條民政數據信息,其中實名預警0.98萬條,賬戶預警5.7萬條,待遇互斥重復享受預警近0.2萬條,死亡預警0.9萬條,已追回死亡多發民政資金204萬元。平臺對接工、農、中、建等七家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利用銀政直連專線通道,精準、安全、高效發放民政資金25.1萬人次,涉及金額1.12億元,切實減輕了基層工作量,縮短了資金發放周期,加強了資金發放安全,并通過手機短信等提示信息,讓救助對象能在第一時間得知、了解發放的救助資金類別,積極地向群眾宣傳惠民惠農政策。平臺將全省民政對象統一納入管理,建立民政政策標準庫,依據各類補貼政策標準及實際資金發放的準確記錄,省、市(州)能及時、準確、清晰的掌握民政資金的收支和結余情況,在今年高齡和兩殘人員資金分配中為省財政節省近2500萬元預算資金。

夯實資金監管,促進治理體系建設。青海省各級民政部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積極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時刻將困難群眾的疾苦放在首位,把大數據等科技手段融入民生資金管理過程中,實現了民政政策“一盤棋”,民政資金發放“一本帳”,民政數據“一張網”,夯實了民政資金監管治理能力,促進了民政領域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明年,平臺推廣實施范圍將擴大到黃南州、果洛州、玉樹州,全面構建覆蓋省廳、市(州)、縣(市、區)、鄉鎮(街道)四級體系的民政資金監管大網,進一步筑牢民生資金的防火墻。讓黨和政府的德政善舉真正惠及百姓,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據青海省民政廳信息整理)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