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經過專家集中評審和公示,鄭州市、長垣市等12地被確定為河南省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設試點。這些地方將分別從智慧養老大數據應用、智能物聯網產品研發、居家智能照護服務、為老便民服務等多個維度開展試點,示范帶動全省各地積極開展“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和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設,讓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便捷的養老服務。
今年開始,河南省財政廳、省民政廳決定利用3年時間,分批支持試點地區探索多種形式的“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和智能養老技術應用。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建設集成各類智慧養老應用的網絡平臺,拓展信息技術在養老領域的應用。省財政廳將對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設試點給予獎補資金支持,首批試點為期1年,按照平均每個試點不超過300萬元的標準,結合當地實際需要,安排獎補金額。
試點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精準對接居家和社會養老服務需求與供給,建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點菜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探索建設“智慧養老院”,推廣物聯網和遠程智能安防監控技術,實現24小時安全自動值守;建設統一規范、互聯互通的養老服務平臺和共享系統,開展養老大數據的深度挖掘與應用。
手機下單購買養老服務、智能腕表緊急呼救、“空中醫院”遠程醫療診斷服務……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智能化養老服務逐漸走進社區,受到老年人的青睞。目前,全省已建成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70多個,服務入網老人400多萬人。(根據河南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