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民政部部署要求,切實解決基層民政服務能力不足、專業服務力量薄弱等問題,2021年以來,青海省民政廳大力推動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有效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
依托現有資源,搭建工作平臺。制發《青海省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試行)》,對社工站建設標準、服務內容、人員設置、資金渠道、工作職責及運行機制等予以規范和明確。先后投入資金1693萬元,指導各地依托村(社區)服務中心、兒童之家、日間照料中心、敬老院等基層服務場所,在全省45個縣(市、區)建成縣(區)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45個、鄉鎮(街道)社工站246個,初步形成了“縣有中心、鄉鎮設站”的格局。
聚焦主責主業,提升服務水平。為充分發揮社工站職能作用,指導基層民政部門建立健全社工站(服務中心)相關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服務模式,為及時有效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奠定了基礎;以民政服務對象需求為重點,對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兒童關愛保護、社區治理等領域政府購買社會服務項目進行整合,拓寬服務領域,深化服務內涵,提高服務質量。駐站社工通過進村入戶、主動巡訪,協助鄉鎮(街道)對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進行全面核查,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念、方法和技巧,科學評估服務對象需求,制定專業服務計劃,因人施策、統籌提供靈活多樣化綜合性服務,進一步增強了服務對象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大人才培養,強化隊伍建設。為推動社工站建設提質增效,在建設過程中,一手抓硬件建設,一手抓隊伍建設。選派70名“三區計劃”專業社工到各地開展老年人、青少年、殘疾人、社區居民等專業社工服務,以服務加培訓的“輸血”及“造血”方式推動當地社會工作發展。邀請社會工作領域專家及先進地區一線社工對轄區內村(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社會組織工作人員等開展社會工作專業理論知識和實務能力培訓,提升他們開展實際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基層社會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下一步,省民政廳將持續加大對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的督促指導力度,進一步明確社工站功能定位,加緊研究相關政策和標準,實施規范化管理,力爭年內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覆蓋率達到70%以上。(根據青海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