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認真落實兜底保障任務。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意見,開展各項兜底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全覆蓋排查,有效解決了“脫保”“漏保”等問題。目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9萬人中,納入農村低保76萬人,占24.6%。嚴格落實“單人戶”“漸退期”、收入扣除等兜底保障政策,及時將2.3萬重病重殘人員按“單人戶”納入低保,將4.4萬人列入“一年漸退期”,將543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特困供養保障。加大對“兩類戶”動態監測的評估認定,新納入低保2.1萬人、實施臨時救助28.7萬人,防止出現返貧和新的致貧。全年共籌集中央和自治區困難群眾救助資金88.8億元,將資金的80%以上安排到南疆四地州,全力支持深度貧困地區做好兜底脫貧工作。動態保持了農村低保標準高于國家現行扶貧標準。
二是深化掛牌督戰、定點扶貧和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認真落實自治區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方案,履行牽頭單位職責,扎實推進掛牌督戰工作。統籌幫扶單位資源,整合定點扶貧19家單位力量,積極開展定點扶貧,實現貧困村高質量退出。全年安排資金9959萬元,支持墨玉縣深度貧困村及時脫貧摘帽。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對接全國性和內地地方社會組織認領南疆三地州扶貧項目138個。引導全區656個社會組織投入扶貧資金近11億元,實施項目247個,捐贈物資價值7860萬元,1177個貧困村的6.7萬戶43.9萬人受益。
三是創新開展農村幸福大院建設。為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自治區黨委作出建設農村幸福大院,解決困難老年人生活照料問題的重大決策部署。民政廳報請自治區黨委、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設農村幸福大院,解決困難老年人生活照料問題的實施方案》。各級民政部門發揮職能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做好項目規劃,按照不高于鄉鎮敬老院建設標準,落實資金15.08億元,在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共規劃建設207所農村幸福大院。自治區4月底部署、5月初全面開工、6月底基本完工、7月初開始陸續啟動運行,克服疫情影響,9月底全部投入使用,實現了快開工、快建設、快啟用、零事故的目標。民政廳加強工作指導,先后印發《農村幸福大院運行管理工作指南》等指導性文件6個,派出三批次9個幫扶指導組赴基層一線就項目建設、運行管理等工作進行幫助指導。全區養老機構和廳系統抽調60余名業務院長和骨干,赴22個深度貧困縣開展為期5個月的駐院業務指導。 目前,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207個農村幸福大院全部投入運行使用,入住老人13739人,53個非深度貧困縣189所幸福大院投入運行152個,入住老人2482人。農村幸福大院建設破解了農村養老難題,深受各族群眾歡迎,成為全區重要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