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以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多樣化需求,補齊民政基本公共服務短板為重點,大力提升養老、婚姻、殯葬等公共服務質量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一是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內蒙古自治區養老服務條例》已經自治區人大第一次審議。目前,全區已建成各類養老機構731所,床位8.5萬張,入住率48.3%;其中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122個,護理床位2.57萬張。累計建成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1609所,入住老人12萬余人;建成牧區老年公寓7所,入住老年人3000余人。加大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已建成街道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04個,社區養老服務站197個,惠及老年群眾近100萬人。通遼市被確定為國家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試點。合力推動京蒙東西部協作,上半年實現京津冀蒙協同發展區域養老服務機構等級評定等相關標準互認。連續兩年在上海市舉辦內蒙古康養旅居暨養老服務推介會,更好推動全區養老服務業發展。二是提升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服務水平。青山區、集寧區、紅山區被確定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全面啟動殯葬業價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設施建設經營專項整治,深入推進違建墓地和散埋亂葬專項整治,完成整治違建墓地2.03萬個、散埋亂葬11.7萬余個,資助8個旗縣新建殯儀館項目。三是提升民政公共服務能力。狠抓民政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社會組織登記等12項業務入駐自治區政務服務大廳和網上服務大廳,社會組織登記辦理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最短3個工作日。全面實現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開通社會救助“微服務”平臺,實現救助服務“掌上辦”“指尖辦”。(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