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才辦、人社廳大力支持下,自治區民政廳以推進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全覆蓋建設為導向,注重發揮社會工作人才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創新基層治理、參與鄉村振興、提供社會服務中的專業作用,突出社會工作人才職業化、專業化、本土化,瞄準培訓需求,以“四個結合”新載體為社會工作人才培養賦能筑基。
一、單位人才和社會人才相結合?;I措資金150多萬元,先后舉辦全區專業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暨首批社會工作督導評估人才、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急需緊缺人才、兒童福利機構社會工作、老年人社會工作、職業水平應試考前輔導、“三區計劃”專業社會工作者能力提升等20多個培訓班。對相關部門社會工作職能處室負責同志,民政廳相關處室、廳屬單位社工崗位人才,市、縣(區)民政局分管社會工作的負責同志及業務骨干,部分鄉鎮(街道)分管社工站建設的負責同志,市、縣(區)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及部分鄉鎮(街道)的社會工作師5類人才進行分級培訓,多行業提升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素質和能力。
二、線上輔導和線下講授相結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關于民政工作、社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對社會工作的新要求。嚴格落實區內外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先后邀請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的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國內知名專家教授、特邀研究員、智庫專家、社工專業領軍人才、寧夏大學政法學院、蘭州大學、自治區司法廳、民政廳的相關專家線上輔導10次,線下授課20余次,緊緊圍繞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多領域開展社會工作人才培訓,補強基層民政服務力量短板。
三、政策解讀和實務運用相結合。在培訓課程設置方面,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近年來頒布實施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社區矯正法》《反家庭暴力法》《鄉村振興促進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多部法律法規,以及社會工作參與未成年人保護、青少年服務、精神衛生等新領域國家層面的多部規范性文件進行政策解讀。同時,針對自治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發展現狀,突出社會工作專業督導服務、社工站規范運營、社會服務項目設計與管理等實務運用,開展現場教學,面對面輔導培訓,有效提升參訓學員政策理論、項目管理、督導評估和實務運用的能力。
四、展示交流和工作推進相結合。匯集基層智慧,優化培訓結構,豐富培訓內涵。依托區內大型培訓機構、縣區社會工作服務指導中心、縣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等培訓資源,聚焦推動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廳領導班子成員片區督導推進6次,開展縣(區)民政局交流分享經驗6場次,縣(市、區)間交流互學20場次,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實務案例展示8場次,分享案例50多個。縣區社會工作服務指導中心、縣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采取“小團建”“小課堂”“微分享”等多種形式,交流展示工作經驗、分享工作方法、探討工作路徑,使學員拓寬思路、開闊眼界、延伸觸角,推動項目落實,讓專業社會工作的“種子”在基層生根發芽、落地開花。(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