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寧夏各鄉鎮(街道)設置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業務窗口以來,共受理兩項補貼“跨省通辦”申請28例。從辦理情況來看,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在政務服務辦理中雖然算不上一個高頻事項,換言之,“跨省通辦”的需求者并不多。但是,正是因為“跨省通辦”的實現,打破了地域、距離之間的限制,極大地提升了政務服務效能,體現的是細節里的民生溫度,在為殘疾人群體服務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核實材料證件、登錄系統、上傳材料、輸入信息……短短十幾分鐘,賀女士就為身有殘疾行動不便的丈夫辦理了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申領手續。家住興慶區銀古路街道辦事處麗水社區的賀女士夫婦是吳忠市青銅峽人,在銀川生活。丈夫是精神一級殘疾,因照顧丈夫,一直以來無法抽出時間返回老家為丈夫辦理殘疾人兩項補貼。賀女士從社區了解到殘疾人申請兩項補貼可以跨省、跨區域辦理后,聯系到街道辦事處并按照預約時間來到銀古路街道辦事處民生服務中心,為丈夫辦理殘疾人兩項補貼,現滕先生已在戶籍地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賀女士表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真的是解決了她們家的燃眉之急,有了這個惠民政策,讓像她們一樣在銀川生活的外地人辦事更方便、更省心。
“我隨父母來大武口十六年了,因為在青海老家沒房沒地,所以好多年都沒回去了。幾年前因為自己患病,達到了申請辦理殘疾證的條件,但因為戶籍不在這邊,去青海辦理的話來回的路費、住宿費之類的費用也大,就沒辦理。去年我們通過社區得知,可以在大武口通過‘跨省通辦’申請殘疾人證和兩項補貼,不用再回青海辦理了。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我在街道民生服務中心提交了相關資料,申請辦理了殘疾證,并享受到了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真的是方便了很多。”在大武口區錦林街道麗日小區,享受到“跨省通辦”便利的張女士激動地展示著新補辦的殘疾證。
寧夏目前有持證殘疾人21.2萬人,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的殘疾人14.3萬人,年發放補貼資金3億元。按照以往的政策規定,殘疾人申請兩項補貼必須到戶籍所在地受理,對生活在居住地,戶籍所在地在外縣、外市、外省的人戶分離殘疾人來講,他們申請兩項補貼,不但要回戶籍地進行申請,并提交相關的證明材料,還可能因對政策不理解,要跑多次才能將材料補充完整,這對那些經濟狀況不好、出行辦事等方面還有不少難題的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異地申領補貼造成了諸多困擾。
針對殘疾人異地申領兩項補貼的難點堵點問題,2021年4月22日,依托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寧夏正式實施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實行以任意地申請、網絡推送申請材料、戶籍地審核發放的形式辦理,壓縮受理審批時限,從根本上解決殘疾人異地申領補貼所面臨的“多地跑”“折返跑”等難點堵點問題,實現了所有在寧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不離寧夏、不回老家、居住地辦理”的目標,做到了馬上辦、就近辦、異地辦,讓距離、戶籍不再成為殘疾人享受補貼的障礙,為出行辦事等方面有諸多不便的殘疾人群體提供了更加便捷、精準、溫暖的民生服務,以制度機制的完善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為弱勢群體的正常生活保駕護航。(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