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黃世烽 3月20日上午,在天涯區社工宣傳周啟動儀式上,三亞日報記者見到獲得天涯區2018年度“社工之星”的陳容穎。個頭不高,但人很熱情、精干,這是她給記者的第一印象。現年24歲的陳容穎是海口市人,去年畢業于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近兩年來,她先后在海口友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三亞綠涯社會工作服務社(含實習),先后服務青少年等群體逾1000人次。
“從事社工服務雖有苦有累,但收獲的不僅是溫暖,還有感動、充實。家人也非常支持,尤其是我的爺爺,經常為我從事這份工作而感到自豪。”陳容穎告訴記者,她的爺爺很喜歡讀書看報,對社工有所了解,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工作,非常鼓勵她從事這份工作。
陳容穎從事的社工服務工作,主要是青少年領域。“青少年是一個青春、單純的群體。對待他們,不應以一種說教視角去對待,要尊重他們的想法。”陳容穎說,她曾經服務過一位叫萬成(化名)的殘障青少年,由于身體缺陷的原因,萬成自我認同感很低,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也不愿意去和朋友、同學交往。且因行走不便,萬成只能長期由年老的爺爺背去上學。
得知萬成的情況,陳容穎和其他社工一起組織“義賣”活動,為萬成籌集善款購買了一臺輪椅,這讓萬成感到很開心。與此同時,陳容穎還對萬成進行學業和心理輔導,改善其人際交往能力。現在,自信心慢慢提高的萬成還新交了幾位好朋友。
“社工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要一直做下去。”陳容穎說,像萬成這類群體值得社會上更多的人多去關注,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是孤獨的。近兩年的社工之路,讓陳容穎對社工的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這份工作,除了幫助個人在社會中過得更好,更要推動社會變得更適合人生活。所以,她愿意在社工這條路堅持走下去,踐行社工的價值。
“陳容穎是一個很愛學習的人,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非專業知識,她都樂意去學習,通過不斷地吸收,增加自己的見識,當遇到困局的時候,可盡早地找出突破口。同時,她還通過自身去影響不同的群體,帶給這個社會很多正能量。”天涯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運營主管楊曉杰對陳容穎十分贊賞。
記者還了解到,陳容穎現在是天涯區紅旗、建設、群眾、新建、和平、光明社會工作綜合服務站青少年領域負責人。在社工服務期間,她還經常到市二中、市三小等學校開展預防校園欺凌宣傳講座、海洋知識進校園等活動。除榮獲天涯區“社工之星”之外,她還榮獲首屆“綠涯杯”公益項目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