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學:為了塘約的平安
左文學(中)在塘約村口防疫點執勤
早上七點半出家門,先根據前一天掌握的情況,向相關工作人員布置當天的疫情防控工作,接著開始在村里的各個村組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相關的督查與協調,晚上對當天的工作進行總結。這是“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黨總支書記左文學一天的工作內容。自從黨中央吹響全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集結號,左文學就帶領全村黨員干部打響了“塘約保衛戰”。
防控疫情 意識先行
全國一盤棋,社區平安,區域才能平安;區域平安,疫情大勢才有望迎來拐點。然而,疫情暴發的節點恰巧在春節,這是忙碌了一年的村民最期盼的日子,合家團聚、走親訪友等習俗是春節的重頭戲。左文學清醒地意識到:防控疫情,意識先行,一定要讓村民消除麻痹思想。
面對疫情,黨員要沖在前面。左文學一邊要求黨小組對每個村組開展不漏戶不漏人的摸排工作,一邊拿著給村民印發的宣傳資料,開始挨家挨戶做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村里的微信、廣播與流動喇叭輪流發聲,注意個人防護、減少外出活動、對于“涉武”人員及時報告備案等防控要求持續輸出,同時也提醒村民要學會辨別信息來源,切記不可信謠、造謠、傳謠,對于發布來源不明的信息及時提醒糾正。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面對形勢嚴峻的疫情,全村不能留有任何漏洞和死角,更不能報一絲僥幸心理!”“這是一場輸不起的硬仗,疫情不滅,抗擊疫情的戰斗不停!”“抗擊疫情,人人有責!”“不信謠,不傳謠,少出門,不串門!”這幾句話已經成為左文學的口頭禪,逢人就說。黨員干部的宣傳一直在村民耳邊回響,村民的防疫意識逐漸得到深化。
外防內控 守一方安康
塘約村地理位置特殊,403縣道穿村而過,特別是雞場壩組四通八達,人員流動性大,還有從鎮上入村的位置也十分關鍵,需24小時輪崗執勤。“我們要對塘約村的每個村民負責,我要帶頭保護好。”左文學二話不說,帶頭輪崗值夜班,嚴格管控外來車輛、外來人員,積極勸阻走親訪友、集體聚會等活動,堅決切斷疫情傳播渠道。春節期間,塘約村的9個“關卡”共勸返擬來塘約人員350余人次,勸返車輛200余臺。
外部防守緊密,內部也需要管控有效。雖然村民加強自律,不走街串戶了,可是遇到紅白事,疫情期間一切從簡,做村民的工作還是要費一番功夫。元宵節前,塘約村有兩家老人分別過世,這兩戶村民有辦酒席的想法,左文學在接到這個消息后,第一時間上門勸說。“你們的心情我理解,但是現在是特殊時期,大家都不可以掉以輕心。”起初,這兩戶當事人對于左文學的勸說不理解,并不配合。左文學不放棄,一次又一次登門勸說:“其他地方有聚集性傳染發生,這個時間辦酒席、聚餐無疑是火中取栗、刀尖跳舞,風險太大了啊。”在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下,這兩家人同意一切從簡,不辦酒,不聚餐,火化回來后第二天就上山入土為安了。兩戶當事人說:“老人過世,喪禮未能舉行,我們很難過。不過仔細想想,左書記說得對,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概率,我們也絕不敢拿村民的生命健康做賭注。”
拆“卡”不拆“防” 復工復產忙
在貴州省疫情防控形勢出現積極變化后,2月15日,當地黨委、政府號召暢通省內交通、流通,為生產、消費創造良好條件。塘約村立即行動,陸續有序取消全村在疫情防控中設立的9個“關卡”,吹響了加快復工復產的號角。
“關卡”雖然取消了,但是塘約村疫情防控這張“網”并沒有放松。2月17日,村“兩委”召開了村民小組長會議,強調各組要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關卡”雖然拆了,但是對疫情不能掉以輕心;要充分依靠全村廣大黨員、群眾和志愿者,大家互相監督、相互提醒,疫情未解除之前,禁止走親訪友、禁止聚集聚餐。全村重新分成3個網格,由左文學和另外兩位村干部掛帥,負責激發本網格內的所有力量,織好防護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生產,努力做到防控和生產兩不誤。
左文學正努力帶領著全村的黨員、村民全力打好“塘約保衛戰”。疫情發生以來,921戶、3393人的塘約村未出現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在村里的指導下,各合作社的村民帶著防護用品,錯峰、有序地開始了勞作生產,一車車蔬菜運往貴陽等周邊城市,塘約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