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  >  先進事跡 > 正文

王波先進事跡

來源: 民政專題   時間: 2019-02-27  17:13

 

王波,女,漢族,1963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黨委副書記、社區管委會主任。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曾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志愿者等稱號。

王波原是大學的一位教師,這在許多人眼里是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但她有一個夢想,希望能投身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建設之中。1995年,她義無反顧地來到百步亭,和一批志同道合的社區工作者戰斗在一起,翻開了她服務百姓、建設社區的人生新篇章。

她23年如一日專注于社區,以知識分子的執著追求,聚精會神探索百步亭社區發展之路,從一片爛泥塘上建起的百步亭社區,如今文明新風撲面、人際關系親密、管理服務完善、群眾安居樂業,成為了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

她23年不忘初心奉獻在社區,以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服務社區居民,滿腔熱情帶領老百姓跟黨走,黨組織對居民有求必應,居民對黨組織一呼百應。18萬多人的百步亭社區,居民們驕傲地說:“選擇百步亭,就是選擇幸福生活?!?/p>

一、她是社區紅色領頭雁,創新“百步亭社區黨建工作法”全國推廣

她堅持“紅色引領”,帶領社區老百姓永遠跟黨走。她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早在2000年,借鑒“支部建在連上”的做法,最先在社區將黨小組建在每個樓棟,建在每支群眾活動隊伍上。將社區8000多名黨員組織起來,成立了44個黨支部,610個黨小組,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的組織網絡。

她把黨組織的根,深植在群眾的土壤之中。每個樓棟建立包括黨小組長、樓棟長以及衛生委員、治安委員、文體委員、物業房管員組成的“二長四員”隊伍。5000多骨干,照片上墻,電話公開,24小時履職。上萬只耳朵第一時間傾聽居民心聲,上萬只手第一時間解決居民難題。

她在社區探索出一整套特色鮮明、實用有效的百步亭社區黨建工作法,2013年,中央組織部向全國推廣。2006年,百步亭社區曾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二、她是社區帶頭人,創新社區治理“百步亭經驗”花開武漢

她通過企業參與社區共建、物業融入社區治理、志愿者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等創新舉措,充分整合并發揮駐社區單位、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作用,形成了一整套百步亭社區的社區治理工作方法。

她推行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社區居民委員會、物業公司、業委會“三方聯動”的物業服務工作機制,1000多名物業公司名員工成為社區的編外“工作隊”、服務居民“專業隊”、應急搶險“突擊隊”。她將社區24小時信訪接待窗口設在物業公司,推行“首問責任制”,做到小事不過夜,大事不隔天,件件有記錄,事事有回音。

她創新 “六步議事”工作法,按照“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評”的辦法,做到“凡是居民的事情,居民自己說了算”,通過居民提出問題—懇談會討論—參事會制訂條例—公告社區吸收意見—社區專家審定條例—居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讓群眾知情有渠道、參與有平臺、當家有方法。

多年來,百步亭社區始終保持無垃圾亂扔、無占道經營、無摘花踩草,沒有大的鄰里糾紛、沒有越級上訪、沒有群體性事件、沒有黃賭毒等“十無十沒有”紀錄。社區治理的“百步亭經驗”在武漢市全面推廣。

三、她是社區居民的貼心人,把溫馨和諧的種子埋到居民心坎上

她把社區居民的事裝在心中,要求百步亭社區做到“三個必到、五個必訪”:居民有突發性事件,有不滿情緒,有大的家庭糾紛必到;對困難居民,住院病人,下崗失業人員,孤寡老人,“兩勞釋解”人員必訪。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20多年來,她幾乎走訪了社區所有家庭,解決各種矛盾問題20多萬件,將溫暖和親情送到了居民的心里。

她要求百步亭社區工作者樹立“居民永遠都不錯,我們永遠有不足”的理念,實施“親情服務、規范管理、從小事做起、從好事做起”的服務宗旨,要求百步亭社區服務做到“三全”,即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服務過程不說“不”字。每年接待信訪訴求一萬多件次,處理率100%,做到“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

她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在社區建立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7000多名65歲以上老人免費發放“一鍵通”手機,整合400多家社區服務商資源,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務。她探索居家養老模式,開發金橋匯養老公寓,讓400多戶老人集中居住養老。配建的社區食堂里有營養餐,老年大學里有朋友圈。社區開辦日托養老站,“愛心餐吧”每天提供保本微利的可口飯菜。

94歲的空巢老人吳琬華以及王德云、周仁光等20多位老人,認王波做“女兒”。王波還是殘疾人、困難家庭的守護人,是單親家庭的好姐妹,是生病住院居民的“心靈雞湯”。智力殘疾的青年徐濤,總愛用她那不利索的話說:“王書記好,王書記像媽媽!”

選擇社區就意為著奉獻。一天24小時她總不夠用。一次因勞累過度昏倒送醫院搶救,一位老人緊緊抓住她的胳膊不放,當她醒來的時候,胳膊上深深印下了5個指印。老人老淚縱橫地說:“我是怕你走了,我要把你拉住。”

四、她是社區文化傳播者,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老百姓的日子里

“一次活動就是一次教育,一次活動就是一次動員”, 她用“紅色文化”引領群眾跟黨走。社區每月舉行社區升國旗儀式,17年風雨無阻從未間斷。社區44個黨支部,每月固定學習日,黨員不用通知自覺參加。她發起的“社區黨員故事”、“家有黨員故事會”、“黨小組長故事會”,在社區年年講、日日傳,教育引導居民愛黨、愛國、愛社區。

“社區靠群眾,群眾靠活動,活動靠發動,發動靠文化”,她用“家園文化”凝聚社區正能量。她動員居民培養一個文藝愛好,走進一個文化圈子。一大批社區“達人”成為居民心中的“明星偶像”,中華文化服務隊、和諧傳播服務隊讓苑區處處飄佳句、四方溢書香。她堅持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十大孝子”、“好婆媳”等評比,舉辦“家庭故事會”、“我的父親母親”攝影賽、家風家訓書畫展等活動,動員居民編出“百戶家風故事集”、“百戶家風啟示錄”、“百戶家風典范畫冊”,讓家家戶戶受到熏陶和感染?!捌畔睂洹被顒印捌趴湎保涑錾屏奸T第;媳夸婆,夸出忠厚人家”,有效融洽了婆媳關系。社區每年春節舉辦“萬家宴”,迄今連續舉辦了18屆,家家戶戶把自家的“拿手菜”、“創意菜”帶到“萬家宴”上分享,與鄰里共同慶祝新春佳節,共同感受濃濃的團圓氛圍。百步亭社區連續六年牽頭舉辦“全國社區網絡春晚”。六年來,百步亭社區共聯絡全國2萬多個社區,參演居民達20多萬人,累計點擊收看人數達3.3億人次?!叭珖鐓^網絡春晚”成為了全國社區群眾文化集中展示的盛會。

“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王波用“志愿文化”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目前社區有4萬多人注冊成為志愿者,成立了200多支特色志愿服務隊伍。她引導社區志愿者與1000多名空巢老人、500多名殘疾人全部結上關愛對子,通過開展針對性、常態化志愿服務,使百步亭社區“鄰里枝頭結情誼,互幫互助滿園春”。

正是王波用她火一樣的熱情全身心投入百步亭社區工作中,帶領社區工作者一班人,不斷更新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方法,激發廣大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百步亭社區已形成“事有人管、難有人幫、苦有人問、喜有人賀”的良好風尚,百步亭社區成為名副其實的“百步一亭 溫馨家園”。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