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名大會》|走遍天涯路,故土最難離
上下千年,縱橫萬里,
普天之下,莫不虛名。
“南陽諸葛亮”,
“隴西李白”,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不同的地名,
串聯起不同的風土人情,
也如一粒種子般,
深深種在了每個游子的心中。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一方燕子銜一方泥,
不同的地名,
凝聚著人們相同的情感依托,
也如一棵沉默扎實的老樹一般,
開懷容納著
每一片從廣大世界歸來的葉子。
第一期《中國地名大會》,
廣邀六路八方的70名選手,
沿著地名的路標,
發掘其背后所承載著的,
令人難以割舍的故鄉情懷。
這些地名,
有的體現了一代帝王深切的故鄉情:
從江蘇沛縣走出的劉邦,
在平定天下、建立新都后,
為了讓老父親適應“新生活”,
在西安臨潼打造了一座
和家鄉沛縣一模一樣的城,
他將家鄉的百姓遷至新地,
百姓隨身所帶的雞犬
居然能自動走入新的家門。
“雞犬識新豐”,
新豐縣與豐縣之間,
相隔千里,
卻產生了奇妙的呼應。
這些地名,
有的跟隨著人們的腳步不斷遷徙:
宿遷、諸暨、孝感鎮、大同營村……
安土重遷的中國人,
告別家鄉,去了新地,
雖然曾經熟悉的一草一木、
一屋一舍不能搬走,
但以家鄉之名為新地命名,
心里也能多一份踏實感和熟悉感。
兩個自然人文景致完全不同的地方之間,
通過同一種微妙的情感鏈接。
這些地名,
有的成為一種象征,
一處根脈,一個源泉,
向全球華人發出“回家看看”的邀請,
讓他們溯本追源,
從家族血脈開始的地方,
重拾一段文化記憶。
“天下王姓出山西”,
小的時候,
你可能就偎依在爺爺奶奶的身旁,
聆聽過“大槐樹”底下的故事……
世事變化,
天涯海角,
但那個地名,
在你心中站成一棵樹,
訴說著永恒的主題。
在本期地名大會中,
我們能看到幾個特別出題人,
他們有的是帶著幾代華人回家尋根,
用大半生時間喚醒在外的游子的中國心。
當白發蒼蒼的
美籍華裔鄭國和先生。
從懷中掏出從黃帝時期開始
溯源的族譜,
全場所有人,
都感受到“故土”的情懷。
他們有的是從海外學成本領,
回歸報效祖國的有志之士。
當青年博士王暾
講述自己因為汶川地震
而毅然更改研究方向,
最終研究出一套國際先進水平的
地震預警系統,
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現場所有人,
都感受到“故土”的力量。
經過激烈的比賽,
四名選手脫穎而出,
最終,來自北京的曹玉騫,
憑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
知行合一,
奪得單場冠軍。
一次關于地名的大會揚帆起航,
一次關于故土、關于中國的文化追尋
剛剛開始……
11月16日起
每周六 19:00 檔 CCTV-4
周日 22:30 檔 CCTV-1
讓我們以地名為路標,
走近我們輝煌燦爛的民族,
去觸摸它的時代脈搏,
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