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關注養老服務  >  地方經驗 > 正文

上海開出大城養老“處方”

來源: 中國社會報   時間: 2019-08-26  15:36

本報記者張俊王正玲

步入深度老齡化階段的上海,養老服務如何面對新時代“趕考”的新挑戰和新要求?8月22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副市長彭沉雷和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持續推進“五位一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有關情況。未來4年,上海將致力于全覆蓋織密網,實現全市養老服務主要指標在量上有明顯突破;提質求精,實現養老服務從“有”到“優”;活力可持續,讓社會有效投資明顯擴大,養老服務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全激發。

社區嵌入式養老今年將出臺“工作指引”

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戶籍老年人口已達503.28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34.4%,占常住人口約23.5%;80歲及以上戶籍高齡老年人口81.67萬人,占戶籍老年人口的16.2%。上海的平均期望壽命已達83.63歲,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來,上海在深化“9073”養老服務格局基礎上,持續推進“五位一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養老服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截至2018年底,上海建成712家養老機構、14.4萬張床位。重點建設集日托、全托、助餐、醫養結合等功能于一體的“樞紐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已建成180家;建成以短期住養照料為主的長者照護之家155家,實現城鎮化地區街鎮全覆蓋。上海注重養老服務城鄉均衡發展,對農村薄弱養老機構全部實施標準化改造,并在農村大力推廣互助式養老。截至2018年底,上海農村宅基睦鄰點已建成1000個。

彭沉雷指出,未來4年,上海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要在街鎮全覆蓋的基礎上實現數量“翻番”,即不少于400家。今年將出臺“社區嵌入式養老工作指引”,逐步推行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設服務標準,將在設施要求、信息化、隊伍要求、資金配套、模式選擇等方面相對明確,實現全市各街鎮均衡發展,讓老年人不出社區享受到日托、全托、助餐、助浴等各種養老服務。

未來4年,上海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也要在現有基礎上實現總量“翻番”,達到1600家,供給能力達到全市65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的5%。從今年起,上海每年將新增200個助餐服務場所,確保面上布點均衡;同時豐富供給形式,優化助餐配送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管理,讓有需要的老年人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推動養老護理員隊伍職業化

養老服務是一門技術活兒,打造一支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養老護理員隊伍至關重要。目前,上海養老護理員隊伍比較薄弱,存在收入待遇低、學歷水平低、流動性高、年齡偏大等特點。彭沉雷指出,為解決這支隊伍來源和質量提升問題,上海重點推進這支隊伍的“四個統一”,建立統一的綜合評價標準、統一的職業技能標準、統一的服務費用支付體系、統一的養老護理員數據庫,用這“四個統一”實現從事養老服務各類人員的整合,促進職業化、可持續發展。

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資格準入門檻現已取消,國家即將出臺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標準。上海將根據國家標準,從上海實際出發,逐步統一養老服務行業的培訓教材、技能等級,研究行業協會等組織開展技能等級認定政策,制訂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方案,同步完善養老護理補貼培訓政策。今后將研究出臺涵蓋專業技能、人文素養、學歷教育等養老護理員行業水平綜合評價標準,并全面推開施行,未來養老護理員的技能水平將和他們的薪酬待遇、職業發展前景和預期實現掛鉤。

目前,養老護理員類別較多,“星級”相同的養老護理員薪酬不一。上海將建立統一的服務費用支付體系,在實現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技能標準、綜合評價標準全市統一的基礎上,長護險、養老服務補貼等公共政策的支付標準也將逐步統一。上海還將建立統一的養老護理員數據庫,將護理員學歷、技能證書、培訓經歷、誠信信息等信息納入,并加強各部門間信息共享,研究建立數據信息對用人單位、勞動者個人、社會公眾等各方公開的機制。

同時,上海正在積極推動相關院校設置養老護理與服務專業,加快人才培養。2017年,上海開放大學與市民政局合作,開辦該市首個面向一線護理員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大專班。針對養老相關專業,上海將研究入職補貼、崗位補貼等激勵政策,爭取吸引和留住更多養老服務人才。

養老機構將有“紅名單”和“黑名單”

上海還將加強行業監管,以監管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從今年開始,上海將在全市養老機構中全面開展服務質量日常監測工作。這項監測設計了90項評價指標,今后將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監測,監測結果向全社會公開。上海養老服務一直注重標準化建設,下一步將對已有的各類養老服務標準,進一步完善和修訂,加強標準應用,實現貫標全覆蓋,從而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去年,上海出臺了養老機構失信信息歸集和使用管理辦法。今后,將加快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聯合懲戒機制,并重點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建立“紅名單”和“黑名單”制度,將在今年的“敬老月”期間,公布一批“黑名單”,對養老機構虐老欺老行為、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違法違規開展金融活動等行為納入“黑名單”,依法嚴厲查處,以后每年定期向社會公布。

支持各類服務主體進入養老市場

上海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目前全市民營養老機構352家,占全市養老機構總數的49.4%,養老服務結構日益多層次、多樣化。

彭沉雷指出,今后上海將大力推進養老機構公建民營,今后新增的政府投資建設或改建的養老服務設施,原則上均采取委托社會力量運營的模式,提高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切實營造更公平的養老服務市場環境,支持各類主體進入養老服務市場,對社會服務機構和企業提供同等養老服務待遇不一致的政策進行調整,允許境外投資在舉辦營利性養老機構等多個方面享受境內資本同等待遇。還將在長三角養老服務區域合作上實現新突破,重點做好江浙滬皖四地在養老服務的標準、資質、信用方面的互認互通,建立養老服務優質誠信品牌互認和推介,實現“一地認證,三地認可”,形成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