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互聯網+”讓養老服務更智慧
人民網遵義4月27日電(孫遠桃) 4月27日,記者從遵義市民政局獲悉,近年來,遵義市高度重視“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工作,出臺《遵義市關于加快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實施意見》,成立各級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相關工作制度,全面推動“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網絡平臺建設,不斷增強全市老年群體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目前,遵義市現已建設“百孝坊智慧養老云”1個,“安心養老綜合服務平臺”1個,15個縣(市、區)“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正在陸續建設,“一張網、一鍵通、一體化”的智能APP服務模式架構即將形成,初步實現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網上服務和實體服務相結合的“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新格局。
以頂層規劃設計為抓手促進“互聯網+”智慧養老平臺建設
注重做好頂層設計,著力消除信息孤島,解決服務平臺分散建設、重復建設的弊端,確立了“頂層規劃布局,試點開發建設,合作推廣運用,全面開花結果”的工作思路和建設管理模式。通過以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為基礎,結合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及移動通訊等信息技術,對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進行完美整合,構建養老綜合服務“政府端、機構端、個人端”子平臺,打造了新一代“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通過利用“互聯網”、“局域網”、“物聯網”技術實現云平臺、子平臺互聯互通,實現了對云平臺老年人數據的實時監控和匯總管理;通過物聯網及適老設計的智能養老產品和社區智慧管理系統“四位一體”,解決了老年人居家養老、機構養老中的健康與安全問題;通過推動傳統養老模式向“互聯網+”智慧養老這一全新方式的
全面轉型,逐步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以有效整合資源為重點推動“互聯網+”智慧養老創新發展
統籌資金支持試點縣(市、區)推廣“嵌入式”養老模式,解決城市養老問題;推進“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解決無人照顧的問題;加快資源整合,全面推進城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等養老機構和設施建設;推行智慧社區建設,打造“互聯網+家政+助餐+照護”養老服務圈;建設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開展居家和社區“三項服務”,鼓勵區域創新“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模式。通過與貴州百孝坊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合作,籌資100余萬元開發“百孝坊智慧養老云”,打造智慧養老云平臺試點,初步實現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互聯網+”智慧養老10創新。即:創新實施“互聯網+嵌入式”養老,創新實施“互聯網+時間銀行”互助養老,創新實施“互聯網+APP”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創新實施“互聯網+一體化”老年人優待,創新實施“互聯網+醫療”網絡醫療救助,創新建立“互聯網+制度”五保供養對象長期醫療護理保障制度,創新實施“互聯網+助餐工程”養老服務,創新實施“互聯網+養老院”虛擬網絡適老化改造工程,創新實施“互聯網+顧問”社區養老專業顧問服務,有效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不斷提升了全市居家和社區養老“互聯網+”智慧養老綜合服務能力。
以拓展延伸帶動為助力加快“互聯網+”智慧養老全面建設
擴大招商引資。市級層面引進“中科慧康健康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上海老區實業有限公司、上海和孝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中國老年事業發展基金會上海市萬眾社區加層加梯咨詢服務中心、上海洪天養老投資有限公司”5家公司,對全市“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工作進行總體規劃布局,利用其成熟的“互聯網+”技術,進行合作推廣運用,打造全市 “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打造智慧試點。縣級層面打造一個“互聯網+”智慧養老試點,引進三胞集團公司(世界500強企業)、羿達商貿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組建養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利用各種社會資本,建設“上海洪天養老中心”“一鑫養老中心”“樂活苑養老服務中心”“昇輝養老中心”“綏陽雅泉山地休閑健康養老基地”等養老服務中心和基地。
通過不斷探索公建民營、民建民營、醫養、旅養結合等不同發展形勢,帶動各縣(市、區)“互聯網+”智慧養老建設。通過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遵義市分行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在全市15個縣(市、區)推廣建設“安心養老綜合服務平臺”,探索建立4個養老服務監管系統、6個養老金融產品平臺系統和18個智慧養老平臺綜合服務應用系統;通過“百孝坊智慧養老云”數據資源,利用手機APP軟件,整合各類養老數據信息和服務需求,建立老齡人群和養老服務供應商信息庫,暢通需求與供給對接渠道,建立“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評估機制;通過加強對機構養老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監督管理,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智能化養老服務,進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參與感和幸福感。目前,“安心養老服務綜合服務平臺”已上線老年人達23000人。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