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縣破解養老機構消防審驗難題
黃文 史紅艷
養老機構專項整治最難的是解決消防審驗問題,特別是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后,不少不規范、不達標養老機構開始營業,這給機構安全運營、民政監管帶來麻煩。如何讓養老機構安全規范運營,解決事中事后監管難題?江蘇省沭陽縣多措并舉,大膽創新,強力推進,率先破解養老機構消防審驗難題。
多部門聯動全面排查整治
縣政府出臺關于開展解決養老機構消防審驗問題攻堅行動的通知。民政、住建、消防救援、市監、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等部門成立專項整治工作組,加快工作推進。分管領導多次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具體問題并形成會議紀要。
聯合排查。由民政、住建、消防救援、市監、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等部門組成的專項整治工作組對全縣養老機構進行全面排查,制訂了“一院一策”專項整治方案。
聯合執法。工作組成員單位分別根據各自執法職能,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養老機構進行依法查處。對無照經營的機構,由市監部門依法責令立即取締;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嚴重危害老人生命健康財產安全的,住建部門依法下達停業整頓通知,民政、市監、消防部門分別下達限期整改通知;對存在一般安全隱患的,由民政、住建、消防部門分別下達責令限期整改通知。到今年6月底前仍未能整改到位的,依法予以關停。
聯合審驗。對整改達標的由民政、住建、消防救援和自然資源4部門聯合驗收,民政予以確認備案。
聯合懲戒。建立健全養老服務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和養老服務黑名單制度,充分發揮養老服務聯席會議制度,將違法、不執行養老機構整改或發生嚴重事故的養老機構納入失信黑名單,并實行重點監管。
攻克消防審驗難題
養老機構如何解決消防審驗問題?
根據相關政策法規,住建部門對消防改造圖紙的審查需要提供土地規劃、房屋等前置條件,縣政府分管領導多次組織民政、住建會商,深入研究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最終達成一致意見:住建部門只對消防改造圖紙進行技術性審查,組織專家給出技術性審查意見,養老機構按圖紙施工,竣工后由民政、住建、消防、自然資源4個部門聯合驗收,并通過會議議定的方式予以確認,確保養老機構改造后的實體安全,民政部門根據會議議定結果予以備案。
提前規劃管控,保障機構安全達標
隨著養老服務市場的“放管服”,養老機構只需在市監部門進行注冊即可開展營業。為防止非法養老機構無序產生,隨意注冊,保障老人生命健康安全,沭陽縣在做好養老機構事中事后監管的同時,縣民政局會同規劃部門根據全縣養老機構現有設施進行規劃布點,結合養老發展需要,制訂養老發展專項規劃,并通過政府常務會審核確認,使規劃具有一定強制性。凡進行注冊登記的養老機構必須符合養老專項布局規劃,對違反規劃的新增養老機構進行查處,確保養老機構有序產生,滿足各個區域、不同層次人群的養老服務需求。
重新規劃現有機構,增加高質量供給
制訂全縣特困供養人員集中分片供養方案,將37家敬老院的自理特困老人集中到10個敬老院,將失能特困老人集中到1個敬老院,形成10個自理特困老人集中供養點和1個失能特困老人專業護理院。集中供養機構引入專業、品牌、養老服務企業連鎖運營,騰出的敬老院全部交給社會力量運營,從而倒逼全縣民辦養老機構提質達標,整體提高全縣養老等社會服務機構安全水平。
問題養老機構實行源頭發現、屬地分流
沭陽縣堅持關口前移,屬地鄉鎮加強排查力度,一經發現未經依法登記、達不到行業標準的養老機構進行養老等社會服務的,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對于被依法取締或關停的養老機構,由屬地鄉鎮(街道)負責分流安置機構內老人,采取接回家、介紹到合格養老機構、敬老院兜底等措施,確保老人養老有去處。縣民政局協調相關接收安置的養老機構保持低價接收。全縣被關停的民營養老機構在院老人共345人,4月底已全部分流安置到位。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