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提質量優服務
李 云
面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近年來,湖北省谷城縣民政局從養老服務機構、服務對象、為老服務模式三方面著手,加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提供了多元化、專業化、社會化的養老服務。
出臺意見,強定位
為加快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縣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引領作用及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建立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服務方式內容多樣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監督管理規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
從提升城鄉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出發,加強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從擴大老年服務人群出發,側重失能、半失能床位供給;從養老服務需求出發,引入市場專業助老服務;從安全底線出發,健全消防工程設施;從智慧養老出發,打造“互聯網+”信息化養老平臺。
不斷優化養老服務發展環境,基本形成資金保障與服務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務與選擇性服務相結合,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規模適度、服務優良、運行規范、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格局。
下足功夫,強效能
在政府主導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助老服務模式基礎上,吸取居家養老模式的優良傳統,融入社區養老模式的精髓。谷城縣為解決養老服務機構運營管理滯后、服務質量不高、護理人員短缺等問題,著力在盤活現有養老資源、拓展社區養老服務覆蓋率、優化養老服務質量等方面下功夫。
按照“基礎設施標準化、院容院貌田園化、內務管理賓館化、服務水平精細化”的建設目標,將全縣19所未整體重建的農村福利院全部納入“十三五”建設項目庫,在項目立項、資金籌集、土地征用拆遷、供養經費保障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全縣實際建成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06個,其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9個,覆蓋率達100%;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148個,農村幸福院9個,覆蓋率達65%。
根據省民政廳《關于深化農村福利院“冬暖工程”的通知》要求,谷城縣在今年7月底前為全省農村福利院老人住房室內統一安裝冷暖空調,解決農村福利院老人住房取暖問題。縣民政局對全縣19所農村福利院逐一調查摸底、清理登記,集中采購空調575臺,投入資金100萬元。協調電力部門,集中采購安裝19臺大功率變壓器,確保了全縣所有養老機構實現“冬暖夏涼”全覆蓋。
積極推進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標準化建設,縣民政局與人社、教育等部門溝通協商,出臺人才培養和就業政策,支持和鼓勵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開設與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鼓勵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積極組織養老護理人員參加省、市、縣舉辦的養老服務職業培訓。
縣民政局還聯合住建局、衛健局、應急局、市場監管局、消防大隊5個部門共同下發《谷城縣2020年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方案》,對全縣養老機構服務質量3年行動進行全面排查,對達標養老機構給予優惠政策傾斜,激勵養老機構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質量,通過常態化、規范化、標準化的方法促進養老院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積極實踐,強服務
隨著老年群體需求的日益豐富,從溫飽型物質需求向多層次需求延伸,谷城縣不斷探索公建民營、醫養結合、“互聯網+”養老模式,不斷滿足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以縣老年公寓項目改造為契機,與縣中醫院簽訂“公建醫營,醫養結合”協議,擴增床位200張,達到350張,進一步拓展全縣醫養結合服務范圍。積極動員、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堅持“寬進嚴管”原則,在行業準入上降低門檻,簡化程序,政策上提供服務,資金上予以支持。引進襄陽12349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平臺建設,在西關社區開展了以政府購買服務、社會化運營居家養老服務試點。今年新增肖家營社區作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城區逐步推廣“互聯網+居家養老”模式,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助餐、助潔、助醫、助浴等服務,有效提升老年群體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