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養老覆蓋面 強化服務手段
本報訊 面對老齡化發展速度快、基數大、程度高以及養老服務“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趨勢與特點,安徽省長豐縣民政局今年以來對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進行探索,努力打造符合長豐實際的養老方式。
不斷擴大養老服務覆蓋面。由城鎮“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向低保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重度殘疾老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擴面。積極培育和引導專業化養老服務組織,安排服務人員上門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務,并為轄區老人提供檔案管理、健康管理、安全監護等服務。引入市場化運營機制,推進養老機構公建民營和民辦公助。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社區功能建設,加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投入,在全縣276個村(居),共建養老服務設施248個。
探索養老機構“平安創建發展”。根據供養服務質量、內部管理水平、基礎設施條件和組織保障力度,將特困供養服務機構由低至高劃分一星、二星、三星3個等級。同時,全面實施消防維保。加強智慧消防工程建設,建立了一整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常態化巡查和重點督辦相結合,嚴格加強安全管理。建設全覆蓋的視頻信息化系統,以視頻巡查管安全,全天候、無死角監控各養老機構的所有公共場所,并按管理權限在各級管理人員手機上安裝了客戶端。
大力推進智慧養老。堅持智慧養老與專業養老相結合,實現服務手段由傳統向信息化轉變。開發機構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設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形成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以政府購買服務為推手、以培育社會組織為支撐、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的多層次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專業養老管理信息系統,組建專業化的服務隊伍,為老人提供包括緊急救援、家政服務、日常照顧、康復護理、家電維修等綜合性的服務項目,構建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袁開田 劉發奎)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