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這十年 · 社會事務篇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方面
流浪乞討人員作為最困難、最特殊、最邊緣的群體,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他們的安危冷暖。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政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改革完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切實保障流浪乞討人員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
一是救助管理體制機制逐步完善。民政部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推動各地按照健全工作機制、夯實民政等部門監管責任、壓實救助管理機構和托養機構主體責任、強化黨委和政府屬地領導責任的總要求,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目前,省級層面全部成立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牽頭的領導協調機制,市縣兩級全部建立了民政部門負責同志定點聯系救助管理機構和托養機構制度,各地普遍建立了第三方監督委員會或特邀監督員制度,救助管理機構和托養機構主體責任有效落實。
二是救助工作合力顯著增強。民政部會同中央政法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1年半的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著力在照料服務、救助尋親、落戶安置、源頭治理等重點工作環節建機制、壓責任、提質量、優服務。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救助管理機構已累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335.3萬人次。
三是救助尋親工作創新推進。民政部升級完善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全國救助尋親網,啟用人像識別、精準地域彈窗等技術,提升救助尋親能力;指導部管社會組織——當代社會服務研究院聯合北京緣夢基金、百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創立全國救助尋親平臺,多方調動力量參與尋親工作。2018年以來,累計幫助5.2萬人成功尋親。針對確實無法查明身份信息的人員,指導地方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及時啟動落戶安置程序,將困難群體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幫助其擺脫生活困境。2019年以來,累計落戶安置6.5萬人次。
四是社會參與程度不斷提高。民政部連續9年指導地方舉辦6.19全國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活動,宣傳救助管理政策,動員社會力量參與,2021年民政部首次舉辦了全國性的開放日活動,征集推廣“最美救助站”、“最美救助人”等典型案例,全方位展示了救助管理工作成效。此外,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關愛下,原河南省安陽市救助管理站站長許帥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獲得“時代楷模”光榮稱號。救助管理工作美譽度、知曉度不斷提升,正面形象進一步樹立,為工作開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殯葬管理方面
殯葬事關千家萬戶,是重要民生事項。民政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殯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殯葬法規制度,強化服務保障,加強監管執法,持續深化殯葬改革,全國殯葬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是不斷規范和加強殯葬管理。聯合相關部門先后出臺《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重大突發事件遇難人員遺體處置工作規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遺體處置工作指引(試行)》等政策文件,新發布行業標準30余項,推動修訂《殯葬管理條例》,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先后開展全國殯葬領域突出問題、違法違規私建“住宅式”墓地和殯葬業價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設施建設經營等專項整治,規范了殯葬服務管理秩序。
二是推進殯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配合發展改革委將殯葬設施建設納入了“十三五”社會服務兜底工程實施方案、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社會服務設施兜底線工程實施方案,共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40億元,補助地方殯儀館、公益性骨灰堂建設以及火化爐等設備購置項目。在部本級福彩公益金分配中,累計支出近7.7億元用以主要支持中西部地區的殯葬基礎設施設備建設改造。各地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群眾治喪條件得到改善。
三是推進惠民殯葬政策實施。自民政部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以來,全國31個省份均制定了實施辦法,普遍面向城鄉困難群眾減免或補貼遺體接運、暫存、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廣東等9省份將惠民范圍擴大到轄區所有居民,一些地方將惠民項目延伸到生態安葬環節。
四是大力推行節地生態安葬。自2016年民政部等9部委推行節地生態安葬以來,全國26個省份出臺了具體實施意見,對選擇樹葬、花葬、骨灰深埋等葬式明確獎補辦法。北京、天津、遼寧、上海等地實施了骨灰撒海補貼政策,其中北京骨灰撒海補貼4000元;上海市節地小型墓已超過全市銷售總量的80%。各地大力建設公益生態安葬設施,選擇生態安葬方式的人數快速上漲。
五是開展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工作。2017年民政部選擇80個試點地區(單位)組織開展了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從體制機制、設施建設、規范管理、服務保障等8個方面開展先行先試,總結和推廣了山東沂水縣“惠民禮葬”等一批典型經驗。同時大力推進殯葬信息化試點,出臺《關于推進“互聯網+殯葬服務”的行動方案》,全國初步建成“一庫一網一平臺”,26個省份實現了部省兩級平臺互聯互通。
婚姻管理方面
一是婚姻管理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婚姻管理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先后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編纂,啟動《婚姻登記條例》、《婚姻登記工作規范》的修訂,出臺了《婚姻登記術語》、《結婚登記頒證工作規范》、《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等行業標準,制定了數十個政策文件,婚姻管理法律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
二是婚姻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歷史性跨越,為婚姻登記的準確性奠定堅實基礎。全面完成新中國成立以來婚姻登記現存紙質歷史檔案的補錄工作,共補錄歷史數據1.2億條,全國婚姻登記信息數據庫進一步完善。全國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全部配備智能化設備,普遍實現了婚姻登記網上預約、婚姻登記全國聯網審查等,婚姻登記的便捷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
三是婚俗改革成效初顯,形成了齊抓共管的社會治理格局。分兩批確定了32個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省市縣三級民政部門也確定了300余家實驗單位,形成層層抓試點、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樗最I域的不正之風得到初步遏制,正確的婚姻價值觀加快形成,婚俗改革受到社會廣泛贊譽。
四是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深入開展,有力促進了婚姻家庭和諧穩定。會同全國婦聯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區依托婚姻登記機關建立健全一站式、多元化、人性化的婚姻家庭服務機制。目前,全國75%的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設置了婚姻家庭輔導室,成為婚姻當事人化解情感和婚姻困惑的溫暖港灣。
五是婚姻登記制度短板得到有效補齊,婚姻管理制度體系逐步完善。配合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印發《關于妥善處理以冒名頂替或者弄虛作假的方式辦理婚姻登記問題的指導意見》,切實維護婚姻登記秩序和當事人合法權益,節約了行政成本和司法資源,凝聚了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合力。
六是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扎實開展,婚姻登記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經國務院批復授權,從2021年6月1日起,在遼寧、山東、江蘇、廣東、河南、重慶、四川、湖北省武漢市和陜西省西安市部署開展內地居民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截至目前,試點地區共辦理婚姻登記“跨省通辦”70861對,登記合格率100%,試點地區群眾支持率達100%,有效滿足了群眾異地辦理婚姻登記的需求,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提高了獲得感和幸福感。
殘疾人福利方面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強調要對殘疾人群體格外關心,格外關注。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政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進殘疾人福利事業發展,有效保障了殘疾人群體的權益。
一是大力加強殘疾人事業頂層制度設計,高位引領推動。民政部參與和推動殘疾人保障法、精神衛生法和《殘疾人教育條例》、《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等制修訂工作,參與殘疾人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國家殘疾預防行動中長期計劃制訂工作。
二是全面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助力全面小康建設。民政部提請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牽頭印發了進一步完善兩項補貼的政策意見,建成了全國統一的兩項補貼信息平臺,建立了常態化的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促進了兩項補貼與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的銜接,實施了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截至目前,兩項補貼分別惠及1181.2萬困難殘疾人和1532.2萬重度殘疾人;28個省份建立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15個省份將生活補貼范圍拓展到無固定收入、低保邊緣家庭、重殘無業、一戶多殘、依老養殘等困難殘疾人;11個省份將護理補貼覆蓋范圍拓展到三、四級智力、精神殘疾人。
三是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促進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民政部提請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若干意見》,牽頭建立了由20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選擇了34個地區開展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選擇了13個地區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取消了假肢和矯形器制作師執業資格注冊和生產裝配企業資格認定行政許可事項。目前,全國20個省份建立了產業聯席會議制度;建成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區49個,設立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實體店400余家;15個省份建立了基本型康復輔助器具租賃補貼制度,惠及人數870萬。
四是著力完善殘疾人福利服務體系,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民政部大力加強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建設,牽頭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積極做好困難重度殘疾人社會化照護工作。截至目前,全國精神衛生福利機構249家,床位8.3萬張,在院服務對象7萬名;18個省份出臺了困難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政策,16個省份探索開展了試點工作。
五是積極推進殘疾人福利規范化建設,確保安全有序發展。民政部牽頭加強殘疾人服務機構管理,規范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嚴厲打擊防范強迫智力殘疾人勞動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對特殊困難精神障礙患者摸排走訪和關愛服務,各類殘疾人服務和產品標準總量突破200余項。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