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  民政這十年  >  地方 > 正文

青島:在創新發展中彰顯為民愛民情懷

來源: 中國社會報   時間: 2022-08-31  14:37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省青島市民政局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擔當作為謀發展、強化創新求突破,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民政事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民生為本  兜底保障精準有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市不斷健全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先后出臺《關于統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的實施意見》《青島市困難居民基本生活救助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斷織密扎牢救助保障網。2012年以來,全市連續12次提標,實現7個區城鄉低保制度統籌、標準一致。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保障城鄉低保對象8萬人、特困人員1.3萬人,臨時救助困難居民7962人次,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十年來,青島市著眼社會救助“放管服”改革,推行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委托下放鎮(街),健全社會救助主動發現和主動告知機制,構建區(市)、鎮(街)、村(社區)三級上下銜接互通的社會救助工作網絡。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由傳統的粗放型向信息化、精準化轉變;“社會救助一件事”數字平臺進一步賦能“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社會救助數字化、智慧化水平得到極大提升。

在此基礎上,青島市不斷探索“物質+服務”多維救助。出臺《關于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指導意見》,為困難群眾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城陽區“小桔燈”心理救助獲評全國社會救助創新優秀案例。

需求導向  養老服務擴面提質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市逐步建立形成以法律法規為綱領、政府政策為主體、部門專項政策和標準為支撐的“1+14”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同時,通過一次性建設獎補、家庭養老床位運營補貼、適老化改造補貼等政策,為養老服務機構“撐腰”。僅2021年,全市財政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領域就投入資金5300萬元。53家專業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組織投身青島養老服務市場,實行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運營,撬動社會資本投入3億元,促進就業8000余人,1.4萬名失能失智老年人享受到專業化的居家養老服務。

十年間,青島市嚴格落實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四同步”制度,全市新建和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均達100%。全市136個鎮(街)各建成一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由專業化養老服務組織運營并具備長護險定點單位資質,能夠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康復保健、助餐送餐、助潔助浴、精神慰藉等多樣化服務;將分布于城市社區的573處日間照料中心和分布于農村地區的450處農村幸福院,改革轉型成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實現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城鄉全覆蓋。

精準精細  基層治理提能升級

青島市聚焦改革創新,推動流程再造,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市城鄉社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形成抓社區治理整體合力。全面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新一屆村(社區)“兩委”“一肩挑”比例達97.6%。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市不斷推進重心下移。加強設施建設,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100%。出臺《青島市社區工作準入清單》,集中清理村(社區)掛牌14萬塊,持續規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進一步推進社區減負增效。同時,嚴格規范社區重大事項決策程序,用好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等“軟法之治”,培養社區居民規則意識。舉辦全市社區供需服務線上線下大集,實現社會資源與社區需求精準匹配。

青島市大力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連續6年舉辦社會工作管理和實務專業人才培訓班,社會工作人才已達3萬余人。建成113處社工站,實施關愛獨居老人、困境人群需求評估、社區治理賦能等項目136個,服務總人數近3萬人。此外,啟動農村社會工作試點,開展各類服務項目74 個。

開拓創新  社會服務持續優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市不斷加大殯葬惠民力度,基本殯葬服務減免標準提高到1655元,每年減免近1億元。婚姻登記服務實現“全市通辦”“跨省通辦”,電子身份證實現在婚姻登記場所的應用。青島市還入選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國家綜合試點,正在探索建立長護險、醫療保險、商業保險等多種保險和個人支付相結合的多元化康復輔具支付體系。

十年間,青島市社會組織不斷壯大。建成全省首家市級社會組織黨校,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制度化、規范化。全市社會組織總數突破1萬家,依托社會組織總會成立行業協會商會聯合體;制定出臺行業協會商會等級評估辦法,全市行業協會商會達1200家。社區社會組織數量達到1.8萬家,在慈善公益、困難群眾幫扶、助殘助老、協商民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青島市全體民政干部職工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不斷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