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追求“生命寬度”的黨員許帥
37歲的河南安陽市救助站站長許帥,為救助流浪乞討者鞠躬盡瘁。患重病后,他以堅強、樂觀的心態邊化療邊工作,他的信念和毅力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逝世后,他將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用實際行動來追求“生命的寬度”。 許帥2008年擔任安陽市救助站副站長,2013年通過競聘擔任站長。深感責任重大的他,經常吃住都在救助站。由于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和不規律生活,2014年9月,許帥出現腹痛、便血等癥狀。在當地醫院無法查明病因的情況下,同年11月,許帥被轉入北京協和醫院,確診為胃癌四期,生命大約還有3到6個月。 突然襲來的病魔,并沒有打垮這名年輕民政干部的意志,反而更加激發起他時不我待的工作熱情。面對病魔,他毅然放棄北京優越的醫療條件,堅持回安陽,邊化療邊工作。 “為了讓他留在北京,我整整勸了一上午,我們爺兒倆為此吵得很兇。最后帥帥說,‘爸爸,我知道你愛我,但是我看著救助站一步一步成長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也很愛它,我放不下’。”父親許宏剛哽咽地說。 回到安陽,許帥只能通過化療抑制病情。化療的副作用會使頭發脫落,于是他就在化療前去理發店理成了光頭,還在微信朋友圈曬出自己的光頭自拍照,寫著“第一天光頭上班,心情好,蒸蒸日上”,還加了一個笑臉。 “剃了光頭,身上掛著導流袋,有時連坐也坐不下,只能站著。”回憶起一年多來帶病堅持工作的許帥,同事楊瑞紅眼眶馬上就紅了,“由于腹腔大量積液,最嚴重時,每天要排出10余斤液體,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 2015年7月,許帥病情出現反復,手腳崩裂、潰爛。即便如此,8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故發生后,得知許多在天津港的務工人員需要返鄉或臨時安置,他主動與天津方面聯系,安排對接工作。 “許帥是一個不聽話的病人,在他住院期間,經常一治療完就不見人影,我后來才知道,他是去上班了。”安陽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王俊生說,“但也正是他的這股樂觀和堅強,讓他打破了身體的極限。本來只有3到6個月的壽命,他最終延續到了一年零十個月,可以稱得上奇跡了。” 罹患重病后,身邊的人都勸他放棄工作。許帥卻說:“死亡并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人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 “這是我能救助別人的最后一站了。”2015年7月,病情反復后,許帥向有關機構申請了遺體和器官捐獻,將自己的所有奉獻給了社會。 2016年6月28日晚,許帥從昏迷中醒來,掛在他嘴邊的只有兩個心愿,一是要為智障人員安置區安裝一個避雨陽光棚,讓他們下雨天也能有個活動場所;二是“如果有什么不幸,請把我的骨灰埋在救助站的大樹下,我要和救助站在一起,看著他長大”。 許帥患病住院后,一些不斷來探望的安陽市民還揭開了這名基層民政干部的另一面。由于反扒的特殊性,安陽市“反扒聯盟”成員身份被嚴格保密,直到許帥住院,“反扒聯盟”的管理員老賈來看他,大家才知道他的這一身份。 許帥的心臟在2016年9月1日凌晨停止了跳動。當天上午,他的眼角膜成功捐獻,9月2日移植給了一名17歲男孩。9月5日,另一個眼角膜移植給了一名39歲的女性。他的遺體由鄭州紅十字會委托的鄭州大學附屬醫院接收,之后會用于醫學研究、日常教學和臨床等。(新華社記者劉金輝、李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