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追記河南安陽市救助管理站原站長許帥(下)
在與病魔奮力抗爭600余天后,安陽市救助站原站長許帥平靜地閉上了雙眼。 把眼角膜捐給兩個陌生人后,這名堅強的救助站站長走完了救助生涯的“最后一站”——把光明留在人間。 餐廳露臺旁,一個磚砌的簡易魚池內放著制氧設備,這是許帥的“原創發明”;墻壁上的任何一個開關都可以控制全屋的燈光,這是為了方便奶奶起居;開創“醫助結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新模式……許帥不僅僅在工作中善于創新、敬業奉獻,在生活中也是一名孝子。 每天吃完飯,許帥87歲的奶奶總愛到孫子的屋子里坐坐,慢慢撫摸著一臺輪椅式的電腦。這是許帥生病后,為方便寫東西,自己特制的電腦椅。 許帥是個孝子,為方便奶奶和家人間聯系,他連買三部老年人專用手機。父親過生日,他為父親洗腳…… 也許因為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許帥的朋友圈里滿是歉意。今年母親節,許帥這樣寫道:馬上又得化療了,估計老媽要伺候我最少3個月。祝福媽媽節日快樂!等我身體恢復后,一定帶老媽去云南,實現老媽的夢想! 許帥的父親許宏剛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是當地國企廠長,但家庭對許帥的管教格外嚴格。在發小馮琳印象中,許帥從小不追求名牌,剩飯總要打包,生活很節儉。 “我起初不同意他去救助站,也不同意他冒險探索醫救結合新模式?!痹S宏剛坦言。直到兒子生病后父子倆交流漸漸多了,許宏剛才讀懂他的世界,“他對事業的追求值得我學習。我現在最后悔的事,就是從來沒有夸過懂事的兒子?!?/p> 今年6月13日,距離生命的終點不到3個月時間,許帥時?;杳?,身體越發虛弱。當天,他最后一次主持救助站工作例會。 當天會議紀要上,記錄了這樣的安排:做好“夏日送清涼”專項活動準備;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提前部署“藍精靈”志愿服務活動;總務科負責為受助人員購買蚊帳等夏季用品…… 兩天后,許帥又一次昏倒,再也沒能離開病房。但只要清醒過來,他就總會囑托同事吳青山一定要把救助站醫療安置區的二期規劃落實好,安裝健身器材,讓受助人員在刮風下雨時也能鍛煉身體…… 第一次化療后,許帥開始小便失禁。為此,他每天穿著紙尿褲去上班。有次去鄭州出差,忙到很晚,他因要換紙尿褲又心系救助站的工作,就凌晨3點回到安陽,一路上凍得胃疼…… 由于藥的副作用大,許帥的血壓上升到低壓120、高壓180,手腳滿是裂口,腳疼得不能著地。于是他每天拄著雙拐去上班,回到家就癱倒在床上,被血滲透了的襪子粘在鞋上揭不下來。 看到這一幕幕,許宏剛心疼得想哭:這還是那個小時候打針都怕痛的孩子嗎?兒子是咋挺過來的呀! 在生命的最后階段,許帥還在想著救人。住院期間,他背著家人偷偷向有關機構申請了遺體和器官捐獻,事后才告訴家人。 許帥的媽媽馬琳想到這件事就泣不成聲,但她最后還是理解了,“孩子說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要追求生命的寬度?!?/p> 在父親許宏剛看來,許帥的這一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本身就是搞救助工作的,這算是他救助別人的最后一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