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鐫刻于心 品行感動生命
2016年5月4日即五四青年節,這不是一個巧合,而是一個使然,民政部組織部屬媒體前往安陽市采訪救助管理站站長許帥。現年37歲的許帥罹患胃癌近兩年時間,但患病期間仍堅守工作崗位,時刻惦念站內的救助對象乃至一草一木。霎時間,筆者腦海里浮現出2014年編輯的兩篇安陽市救助管理站的文章——《設立醫療安置區破解救助困境》《兩地聯動 溫情救助——小蘋果母女返鄉記》,彼時殊不知這些創新做法的引領者竟然是一位如此年輕且罹患重病的青年站長。懷著一絲驚訝和無比欽佩的心情,筆者期待呈現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許帥。
“只要能走動一步,就要堅守工作崗位” 在安陽市腫瘤醫院與許帥交談的過程中,他基本上“三句話不離本行”,始終飽含著對救助管理工作極大的熱情,盡管是在他三期化療反應強烈、身體極度不舒服的狀態下,他依然神采奕奕地向來訪者述說著近年來站內一系列的發展情況。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倪春霞在了解許帥身體情況后,囑托他安心養病,保重身體,有困難組織上會給予幫助,并表示許帥作為全國最年輕的站長,該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成立醫療安置區以及DNA采集數據,在河南省乃至全國都是比較領先的優秀做法。倪司長還與許帥定下了口頭之約:邀請許帥在下一次的全國站長培訓會上作交流。聊天中許帥的一句話“只要能走動一步,就要堅守工作崗位”感動了眾人。他母親表示,工作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其父親說許帥一旦工作就像打了雞血。顯然,他的父母親已然放下擔心,支持他做喜歡做的事情。許帥眉宇間自然透漏著生命本質的高貴。一個聽命于心靈,內心干凈純粹的人是高貴的人,他不刻意偽善,也無夸夸其談,他就真實存在于你我的視線中,投射到周圍人群的心靈世界。這其中不乏他勇于擔當、開拓創新的工作模式,更飽含他殫精竭慮、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 2013年5月,許帥通過競爭上崗,榮任河南安陽市救助管理站站長,2014年,該站被民政部評為“國家二級救助管理機構”。短短一年時間,為了獲此殊榮,他每天吃住在站,以站為家,不分晝夜與節假日,積極組織各項制度的修訂編纂、督導站容站貌的施工改造,促進職工服務水平和素質提高。該站由之前的4個科室升級為職能劃分科學、合理的救助管理科、接待查詢科、財務科、未成年人保護中心、辦公室、后勤科等6個科室,健全了19個布局合理的功能室。新成立的接待查詢科是一大亮點,負責基礎甄別及對接公安部門信息,為受助人員采集DNA血樣,及時輸入公安部門“走失人口庫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統”,進行DNA血樣比對。截至目前,該站已對114名受助人員全部進行了DNA血樣采集,并全部推送至全國救助尋親網,血樣采集率和尋親推送率達到100%。2015年4月,該站通過康復訓練和心理疏導及大量人員篩選和DNA血樣對比,成功將在站內第一個出生的嬰兒“小蘋果”與母親護送到廣西,使走失8年的流浪女回到家鄉。 許帥有抱負,這種抱負不是對于自身,而是歸于救助對象。為了解決長期滯留人員在站外托養機構居住條件差、飲食不達標、護理不專業、監管不方便及站內床位閑置較多等諸多問題,許帥突破思維局限,創新了安置模式。他通過對20余家醫院、社區衛生院、養老院、托老機構進行考察,咨詢最新政策、法規,借鑒外省先進經驗,邀請相關專家預估、測評,主動與財政、衛生和勞動部門協調會商等,于2014年5月,采取政府采購、公開招標形式,與專業醫療機構合作,簽署安置協議,在站內設立了醫療安置區,為流浪乞討滯留人員提供基本醫療和生活保障服務。這是機構專業化服務和管理模式的積極探索。醫療安置區通過藥物治療、心理疏導、康復訓練,使113人病情得到緩解,103名受助人員被護送回家。許帥曾對該站副站長楊瑞紅說,“對于自身的孩子,我是虧欠的,對于站內救助對象,我是盡責的。” 2014年9月,許帥身體出現了腹痛、便血等癥狀,但他仍堅持在崗忘我工作。2014年11月,病癥愈發嚴重,其轉入北京協和醫院進行檢查。在北京長達1個多月的時間內,他每天通過手機、網絡溝通處理站內的工作,一天中午許帥給楊瑞紅發微信,“能發一些站里的照片給我嗎?我記得走之前,一些種的果樹都發芽了,哪怕拍拍咱們房子也行,真想早點回去”“哈哈,大老爺們居然戀單位,丟人啊,不過真是想咱們救助站,想每個工作人員。”當被確診為胃癌四期時,面對死亡判決書,他躺在病床上思考了一天一夜,不顧家人、領導和同志們的勸說,毅然放棄北京的治療,堅持回到工作崗位。回到安陽后,許帥邊工作、邊住院治療。由于他的腹腔產生了大量積液,每天導流管要引出10余斤液體,體重也銳減近50斤,但他依然綁縛著導流袋出現在工作崗位上。 2015年7月,許帥病情再次復發,雙手和雙腳出現了崩裂、潰爛,依賴營養液維持生命。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發生火災爆炸事故,許帥不顧日益惡化的病情,主動與天津塘沽方面聯系,“天下民政是一家,全國救助一家親,只要需要,我們會第一時間為河南籍老鄉們送去親情”,及時接收安陽籍人員并護送返鄉。2016年初,許帥背著家人向有關機構申請了遺體和器官捐獻。
“我干的每一件事都對得起良心” 小學時期,許帥就養成了守時與認真的良好習慣,班上的鑰匙都是由他來保管的,對他而言,如果遲到了,就相當于地震災害了。直到現在他都從未睡過懶覺。或許從那時起,便預示著他在工作中會恪盡職守、摯愛事業、勇當先鋒、奉獻自我。 許帥人如其名,帥氣率真,可謂站內的“顏值擔當”,更是民政系統的御用主持人,綜合素質優良。許帥之所以選擇到救助管理站工作,源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彼時的許帥還在市地名辦工作,汶川地震發生后,許帥作為安陽市抗震搶險隊員到達汶川,一進入重災區秀水鎮,眼前是滿目瘡痍,老百姓基本沒有住的地方。許帥的內心特別沉重,深感很多人都是在睡夢中或者不知不覺中逝去了。許帥當時還去了青川縣,當看到一張照片顯示兩座山峰變成了一座山峰,所有的村子全部壓在了大山下。當時他就哭了,“這才是真正的愛國教育基地,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該來這看一看。”許帥在秀水鎮待了一個月,也想了許多,可能從那時起他覺得干工作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要踏踏實實工作,清清白白做人。“我覺得這就是對我的一個改變。”從汶川回來之后,恰逢救助管理站副站長實行競爭上崗,許帥便順利擔當救助管理站副站長一職。 許帥在工作之余,還熱心參加反扒義工活動等。每逢節假日晚上,他便在鬧市區跟蹤小偷,有一年除夕夜,許帥為了抓住新疆籍小偷,都沒時間回家吃年夜飯。當天被許帥抓到的小偷竟是個八九歲的男孩,派出所建議許帥將男孩送進救助管理站,翌日清晨便有一幫新疆籍團伙拿著紙條索要男孩,男孩讓許帥看他的頭,滿目都是疤痕,說道,“叔叔,你如果將我送給他們,我回去會被打死的。”當時該站沒有中央財政資金,許帥力排眾議,堅持將男孩送回原籍,毅然說道,“如果將男孩送走,他這一生可能都會是小偷,但是如果想辦法將其送回父母身邊,也許他的命運會改變。”許帥始終堅信干救助行業是最偉大的事情。 2014年7月31日,民政部確定安陽市等78個地區為第二批全國未保試點地區, 8月27日,許帥帶領班子成員,來到荊州考察交流未成年人保護試點工作。荊州是民政部于2013年5月確定的全國20個首批未保試點地區之一。荊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長葉蓓對許帥印象尤為深刻,他用“好學、擔當、創新、率真、堅強、坦誠、樂觀”七個詞語表達著對許帥堅強、樂觀和執著精神的贊揚。當許帥了解到在未成年人社會保護方面,民政部門具體承擔的監護監督、監護干預等,都是有法律依據,是推卸不掉的責任時,當即向在場人員表示“未保試點工作不干也得干,遲干不如早干,克服困難也要把事情做好”。許帥從荊州考察回去后,第一時間召開了會議,作了試點工作動員,并在站內工作會議上坦誠表示“我被洗腦了,未保試點工作很有意義,也很具有挑戰性,但我有信心做好”,同時指派工作人員與荊州聯系,借鑒相關工作資料。對此,當時有不少人不理解,認為試點工作難度大,但許帥態度堅決,“要堅定不移地按民政部部署做好試點工作,荊州現在做的就是我們以后必須做的”,并對如何開展以監護干預為核心的拓展性服務作出了安排,明確了分工。葉蓓說,“像許帥這樣對法律責任、政策要求認識程度高,對試點工作抱有堅定工作決心的人,在當時還是少數,也正是這份自信、執著和堅定,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6年3月,由安陽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安陽師范學院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和社會愛心人士組成的40人 “藍精靈志愿者服務隊”正式成立。該組織旨在通過幫扶活動,從困境兒童的實際困難、心理健康、所處環境等多方面著手,對困境兒童進行一對一幫扶和心理疏導,并建立困境兒童檔案信息和臺賬,制定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案,用制度和愛心及時為未成年人提供幫扶和救助。葉蓓回憶,許帥曾與之談及一個案例,一位母親獨自帶著3個孩子,其中2個孩子在小學就讀,最小的孩子三四歲,未上學,孩子的父親失去了聯系。當時該站針對幫不幫扶、如何介入、提供何種服務等問題存在爭議,甚至有人認為這件事可管可不管,但許帥堅持認為這就是困境兒童,許多國家有用的政策和資源應該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應用和體現。他迅速明確工作責任和任務,安排人員牽線搭橋,最終通過聯系居委會,解決了最小的孩子入托的問題,同時為這位母親解決了一些政策問題,并安排工作人員實行后續跟蹤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