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英英:堅守13年只為給孤殘兒一個家

一名“80后”女孩一直堅守在護理一線,1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孤殘兒童。她,就是深圳市寶安區社會福利中心保育部副部長費英英——一名已照顧了1400多名棄嬰,熟知每個孩子的姓名、喜好的“英英姐姐”。
在今年五一前夕,因長期堅持照料孤殘兒童,費英英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我就是他們的媽媽”
2002年,寶安區社會福利中心從重慶民政學校招來一批優秀畢業生,19歲的費英英正是其中一員。費英英出生在經濟條件較好的浙江省湖州市,是家中的獨生女。談及當年離鄉來深,費英英說,一方面自己很向往深圳這座處于改革開放前沿的城市,另一方面是自己很喜歡小孩,希望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做好關于孩子的一線護理工作。
不過,費英英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才發現,她面對的是遺棄兒、孤兒或有智力障礙、運動功能障礙以及患有各種先天疾病的孤殘兒童,這與護理正常兒童有很大差別。比如,喂患唇腭裂(兔唇)的孩子吃飯,經常要連續喂上一兩個小時。因為喂食時,食物常常從孩子這邊嘴角進去又從那邊出來,所以護理員必須有耐心。她說,有時光是給一個患唇腭裂小孩喂食,就得花三四個小時。
那天,費英英帶一名叫寶新奇的棄童去醫院做體檢,辦完手續后,費英英發現寶新奇的眼睛死死盯著前方并邁步往前走,任憑自己在后面怎么叫,他也不停下腳步。
“我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發現前面走著的是一個三口之家,那個孩子幾乎跟寶新奇同齡,左手拉著爸爸、右手拉著媽媽。這時寶新奇回頭來看我,那個羨慕的眼神,讓我受到巨大震撼。”費英英說,十多年過去了,這一幕仍然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暗裁靼琢诉@個職業的真正含意。那就是,福利中心就是棄兒的家,我就是他們的媽媽?!?/p>
費英英隨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遠在浙江的父母,得到家人的支持后,費英英堅定了留下來的信念。如今,費英英已在深圳扎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小孩。作為母親,她對這份工作的愛變得更加醇厚。
13年沒和親人過春節
福利中心的孩子很多都是從車站、碼頭、大街小巷或者垃圾堆里撿來的,大多數患有各種疾病,有的孩子甚至患有傳染病和不治之癥,因此護理工作非常辛苦,也很磨人,時時考驗意志,也需要巨大的犧牲精神。
2005年9月的一天,正在休假的費英英突然接到通知,一名叫寶觀山的孩子患有腦積水,情況轉危要立刻去醫院做手術。她想都沒想馬上就跟著去了。做完手術,孩子一直昏迷不醒,身上插滿了引流管,還打著點滴。費英英便一直守護著他,徹夜未眠。第二天晚上,孩子還是沒有醒過來,費英英又一遍遍給他洗臉、換衣服、喂水,呼喚他的名字,一直熬到了午夜,她又困又餓,只有靠不停地喝開水抵抗饑餓和疲勞。鄰病床的一位家屬見英英老是喝水,便問:“小姑娘,那個孩子是你弟弟嗎,你家里人怎么不來呢,今天可是過節啊。”
當費英英告訴對方,這個孩子是被父母遺棄的孤兒,是福利中心的孩子時,那位病人家屬深受感動,遞給了英英一塊月餅。此時,費英英才想起來這一天是中秋節,并發現手機上顯示有17個未接來電,都是遠在浙江的媽媽打來的。
第三天下午,給觀山喂水的時候費英英發現孩子的手指動了一下,便不停地叫他,十分鐘之后,觀山終于醒了,他告訴費英英:“在夢里一直聽見英英姐姐喊我的名字?!?/p>
費英英坦言,自己遠離親人長達十幾載,節假日都很難回家,每個春節都在福利中心跟孩子們一起過的,沒回家和親人團聚過一次?!坝信笥褑枺憔鸵粋€臨時工,難道要伺候這些孩子一輩子嗎?但我只要一想起這些孩子可憐的身世和期盼的眼神,就什么雜念都消了?!辟M英英說。
這份工作帶給費英英的不只是遠離親人那么簡單,還帶來不少挑戰與風險?!百M英英的主要工作是照料和護理這些兒童,為他們喂奶、把屎把尿,這么多年能堅持下來很難能可貴,因為她面對的不僅僅是特殊的兒童群體,還有被感染艾滋等傳染病的危險,這些小孩中有些是因染病被丟棄的,而護理工作又必須是手把手、面對面的?!辟M英英同事趙強太告訴記者。
堅守緣于愛與快樂
“為什么能堅持到現在?”是許多人想問費英英的問題。但她總是趕忙答道:“你千萬不要用‘堅持’這個詞語,因為我不覺得我是在堅持。一般來說,是很困難的時候才要用堅持。福利中心的孩子單純,我遇見的人也善良,所以我只知道在這里工作很快樂?!?/p>
當然,費英英不是沒有考慮更多——她有時看得更遠。她想的是,這些孩子從小就被遺棄,心靈是受過傷害。如果不去關愛他們,長大后就感覺不到社會的溫暖。“那樣的話他們會不會仇視社會呢?”
雖是如此遙遠的想象,但還是讓費英英憂心忡忡。所以她覺得,既然自己力所能及,就理所當然去照料這些孤殘兒童?!斑@對社會的和諧,也是有積極意義的?!?/p>
“有些小孩送來時不足1公斤,在我們的精心照料下,滿十個月時長到五公斤。小姑娘變得白白胖胖的,后來由愛心人士收養。我們覺得很欣慰!”對于孩子們的未來,費英英希望他們走進家庭、踏入社會。在她看來,福利中心再好也是集體生活,無法給予完全正常的家庭環境。如果說有機會走入家庭,可以有爸爸媽媽,有健康的成長空間,會完全不同。
費英英說,寶安福利中心有許多孩子在調養和醫治后,會有一些來自國內外的愛心家庭來申請收養或寄養,但有的殘疾程度比較嚴重的孩子就只能留在中心。費英英期待政府能多開通渠道,讓孤殘兒童有更多踏進社會的機會。
“我只是做了一點簡單的事情,能獲得這么高的榮譽,這充分說明黨委和政府對民生工作的重視,對孤殘兒童弱勢群體的關愛,對基層普通勞動者的關心。這讓我們對這份工作和這份事業更有信心了!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一起來關愛弱勢群體!”費英英道出了她的心聲。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