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方家龍
瑞麗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南部,東接芒市,北靠隴川,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接壤,戶永山、勐秀戶育梁子雄踞東北部和西北部。瑞麗江、南畹河從東北和北方往西南越境而過,三面環水,一面環山,冬春多霧靄,夏秋漫煙雨,花開四季,果結終年,古榕垂髯,翠竹掩映,遠觀群嶂疊翠,極目郁郁蒼蒼,有“天然公園”之譽。在這里,中國瑞麗與緬甸木姐共同構成一壩(勐卯壩)、兩國(中國和緬甸)、三省邦(云南省、克欽邦、撣邦)、四區(瑞麗經濟合作區、姐告邊境貿易區、畹町經濟開發區、弄島經濟合作區)、五座城市(瑞麗、畹町、木姐、南坎、九谷)交匯的邊境地理特色,以及一寨兩國、一橋兩國、一街兩國、一院兩國、一島兩國的特殊地理景觀。
瑞麗是德宏境內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南姑壩發現的古人類牙齒化石和芒約雷奘相新石器遺址,表明早在4000年前,瑞麗地區就有人類繁衍生息。7世紀,傣人根蘭的子孫以南卯江(今瑞麗江)為中心建立了“勐卯國”。10世紀末,勐卯、勐興古、勐生威、勐興色等部聯合,推勐卯為盟主,建立了勐卯果占璧王國,史籍稱為“麓川”,京都設在勐卯境內,所建雷允城遺址尚存。勐卯果占璧王國歷思漢法(擒虎王)、召并法、臺扁、召肖法、思瓦法、思倫法(虎佑王)、思行法、思任法八世而衰,其疆域大時“地方萬里”,東至潞江壩、灣甸,與永昌相連,東南至景東、車里,南達清邁,西南與洞吾、得楞、蒲甘相接,西北與印度為鄰,北抵西藏邊緣。勐卯古王國的建立,促進了這一地區的民族交流和融合。
瑞麗古稱勐卯,三國稱“南沛”“南里”,唐代名“些樂城”,宋朝名“布茫甸”,秦漢屬古哀牢地,東漢屬永昌郡,宋隸屬大理騰越府,元代為麓川路轄區;明代為麓川平緬宣慰司轄境,清代為勐卯安撫司境域,民國屬騰越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隸屬于保山專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1992年6月設瑞麗市。勐卯一名相傳由傣語“棉貓”(miān māo)音變而來。在傣族民間流行著這樣一段傳說:有一年傣歷九月,狂風把位于壩子上方的姐勒佛塔吹倒了,從塔基飛出成千上萬的螞蟻,遮去了半個壩子,螞蟻在空中飛了七天七夜,形成了自然的一大奇觀,后來,大家就把這個地方稱為“棉貓”,意為飛螞蟻壩。傣文經書《廣母賀卯》中也記述了這個故事。關于勐卯一名的來歷,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傣族佛經里說,釋迦牟尼佛祖到這里傳經布道時,只見原野上霧靄升騰,寨子里炊煙繚繞,一片朦朧景象,就把這里稱為“勐卯”,即霧大的地方。據勐卯古史得知,勐卯之名出現在3000年前,當時根侖、根蘭兩個部落的人就繁衍在南卯江(今瑞麗江)谷道,其后,根侖將七子分封于達光、勐養、勐廣等地,根蘭部仍留在南卯江谷道一帶,于7世紀建立了“勐卯國”。傣文史籍《大勐卯果占璧王國史》記載,勐卯主方罕繼位后統一了附近的傣族地區,派使臣到中央王朝朝貢,被皇帝賜名謬蚌,封為“勐卯主”,其地因旱季江上霧大而被稱為勐卯。瑞麗一名由瑞麗江名派生而來,據省檔案館的《關于更改縣名及設治局土名譯音》卷載:“令催備屬查存前令擬更改土名譯音名稱,并查有無更改之必要,以憑核辦”的訓令,勐卯為傣語譯音,當在更改之列。又載:“茲查核局長所擬鼎新、瑞麗、西屏三名,其中以瑞麗一名較有根據,業于五月二十四日提請省府第二九五次會議議決,將勐卯改為瑞麗記錄在案。瑞麗,勐卯與英緬甸系以瑞麗江分界,取此名稱,乃保存歷史,永垂不朽之意。”因之在1932年,改勐卯行政區為瑞麗設治局,瑞麗作為行政區劃名開始出現,原意為霧蒙蒙的地方,后漸演變,雅化為祥瑞美麗之意。
瑞麗市地理位置特殊,區位優勢明顯。為東起上海西達瑞麗的320國道終點,是昆(明)瑞(麗)公路與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交會處,陸距省會昆明752公里,距州府芒市103公里,距緬甸國家級口岸木姐4.5公里,距緬甸旅游城市南坎32公里,距緬甸水陸碼頭八莫138公里,距緬甸第一大城市仰光981公里,沿邊有大小渡口、通道36個,有瑞麗—木姐、瑞麗—南坎、瑞麗—八莫、畹町—九谷4條跨境公路,是通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門戶,開通中緬水陸聯運大通道的內陸港。
瑞麗市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獨特。瑞麗市年平均氣溫20.7℃,年均降雨量1450.2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297.3小時,過境水量96.4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8.15%。夏季炎熱,冬無嚴寒,為“天然氧吧”,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瑞麗境內分布有熱帶山地雨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山地落葉闊葉林、針葉林等森林類型,有滇桐、合歡木、滇楠、西南紫薇等珍稀植物,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共有高等植物284科、943屬、3733種,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45種、省級保護植物24種。這里生長著蜂猴、綠孔雀、云豹、巨蜥、蟒蛇、馬來熊、黑猴、原雞、穿山甲、大壁虎、果子貍、啄木鳥、滑鼠蛇、銀環蛇、眼鏡王蛇、眼鏡蛇、狼、云貓等國家級、省級保護動物,有野生動物339種,其中獸類52種、爬行動物20種、兩棲類8種、鳥類71種。瑞麗市居住著傣族、景頗族、德昂族、傈僳族等民族,各民族和諧共存,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傣族是瑞麗的世居民族,創造了《貝葉經》《嘿勐沽勐》《娥并與桑洛》等傣文經典,傳承著《孔雀舞》《象腳鼓舞》《嘎秧》等傣族舞蹈,保留著著名的傣歷、傣戲、傣醫。瑞麗市民族節日眾多,享譽盛名的有每年一度的傣族德昂族潑水節、景頗族目瑙縱歌節,新興的節日有中緬胞波狂歡節、中國·瑞麗國際珠寶節,民間還有傣族的進洼、出洼、干朵、堆沙塔,景頗族的新米節,德昂族的開門節、關門節、做“擺”,傈僳族的闊時節、刀桿節等民俗活動。這里古榕垂髯,鳳竹點翠,景自天成,有莫里熱帶雨林、獨樹成林、一寨兩國、喊沙民俗風情村、大等喊傣寨等著名旅游景點,有邊關文化、抗戰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資源。
瑞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光旖旎,被稱為“滇西傣族搖籃”,素有“孔雀之鄉”“歌舞之鄉”“口岸明珠”和“東方珠寶城”的美譽,是西南沿邊對外開放的重要國際商貿旅游城市。在這里,你既可入莫里睹飛瀑、浴雨林,流連在美麗的亞熱帶風光,又可進傣寨跳《嘎秧》、享“撒苤”(傣族的一種傳統佳肴),沉醉于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里;既可登勐秀山覽瑞麗全貌,體會當年楊非先生創作《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之心境,又可駕小舟沿瑞麗江尋幽,遙想沿江兩岸曾經的金戈鐵馬;既可往莫里、弄賢、班嶺、廣宋“扎朵”(相傳為釋迦牟尼佛祖留在石頭上的腳印)朝圣,又可在雷允飛機廠遺址、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碑、畹町—九谷橋前憑吊;既可到幽深安靜的酒吧茶肆小憩放松身心,又可到喧囂熱鬧的珠寶玉石城淘寶購物。瑞麗,一個多姿多彩的地方,張開雙臂歡迎著五湖四海的朋友。
瑞麗,滿滿地承載著傣族的歷史,一如典雅、純樸的傣家仆少(傣族少女)在明媚的晨光中遠遠地款款而來,又如莊重、嚴肅的長者誦讀佛經般在歷史深處低沉回旋。瑞麗年輕而厚重,正在新一輪的開發開放中勃興、騰飛。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