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站建設一年?經驗丨重慶渝中打造人才梯隊建立三級服務體系
2020年以來,重慶市渝中區積極探索,創新建立“持證社工-骨干社工-助理督導-領軍人才-渝中英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梯隊,加強社會工作三級服務體系建設。
夯實穩固三級平臺
渝中區按照“一年覆蓋、二年規范、三年提升”的思路,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社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引入社會工作行業性社會團體、專業社工機構運營的方式,有序推進社會工作三級服務體系建設。
在區級層面,建立區社會工作指導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區社工協會運營,負責全區社會工作統籌規劃、資源整合、協調指導、人才培訓、標準化貫標以及社會組織孵化等工作,累計開展培訓、沙龍活動等90余場次,入駐社會組織30余家。
在街道層面,全區11個街道全部設立街道社工站,采取政府購買專業社工機構服務或成立樞紐型社工機構的方式運營,調配社區社會工作者駐站,統籌推進項目策劃、管理監督、人才培養、“五社聯動”機制探索、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公益慈善資源整合,同時指導社區社工室開展服務。今年以來,街道社工站開展疫情防控、困難群體幫扶、社工人才培養、社區社會組織孵化等活動440余場次,聯動社區社會組織313家、志愿者1萬余人,聯合社區社工室鏈接資源26.6萬余元。
在社區層面,全區79個社區全部建立社區社工室,社區社會工作服務全覆蓋。社區牽頭社工完成“533”(5個個案、3個小組活動和3個社區活動)工作任務,持證社工完成“111” (1個個案、1個小組活動和1個社區活動)或“11” (1個個案、1個小組活動)任務。本年度社區社會工作者開展入戶探訪6600余戶、個案300余個、社區活動600余場,服務居民3萬余人次。
不斷壯大人才隊伍
渝中區以暢通人才成長培養路徑為導向,加強人才激勵保障、打造骨干人才隊伍、實施助理督導培養、強化領軍人才培育,基本構建起具有渝中特色的“持證社工-骨干社工-助理督導-領軍人才-渝中英才”成長路徑,現已培養持證社工1081人、骨干人才172人、助理督導培養對象34人、領軍人才3人、渝中英才2人。
加強人才激勵保障。渝中區出臺《關于加強專職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試行)》,建立社區工作者“三崗十二級”補貼制度,提高補貼500元/月,年發補貼81.6萬元;組織、支持社區工作者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對獲得資格證者給予500-2000元不等的一次性獎勵和每月200-300元的社工崗位補貼;將社工人才納入全區人才計劃,連續4年投入24萬元實施社工人才項目;聯動人社、街道、社工機構等開發社工崗位773個、投入經費1000萬余元。
打造骨干人才隊伍。從一線社工中選拔骨干人才172人重點培養,常態化開展培訓;定向對骨干人才所在社區或社工機構傾斜資源,實施一批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增強社工實務經驗;舉辦渝中區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大賽、社會工作人才風采展示等活動,增強社工的職業認同感、自豪感,提升職業影響力。
實施助理督導培養。印發《關于開展2021年渝中區社會工作助理督導培養對象選拔工作的通知》,通過街道推薦,從社工骨干人才中選拔助理督導培養對象34人,區級考評后確定9名重點培養對象,落實經費支持、目標要求、成果指標等措施,聘請3名重慶英才?名家名師,以“一帶三”小班帶督的方式,對培養對象開展課題研究、現場督導、專題培訓、大學課程等定向培養。9名培養對象已參與導師課題研究4次、現場督導6次、專題培訓4場、理論學習3場、開展實務授課1場,直接參與轄區社會工作項目的實施、督導、評估等工作。
強化領軍人才培育。將社會工作人才納入“渝中英才”評選,推薦領軍人才李長洪獲評“渝中英才”、“重慶英才·名家名師”、“重慶市杰出英才”等稱號,周偉鵬獲評“重慶最美社會工作者”;設立領軍人才社會工作創新工作室,充分發揮領軍人才示范引領作用,開展社會工作業務培訓、項目實務督導,提供技術支持,推動形成系統化、專業化、規范化工作模式。
持續提升服務能力
渝中區以提升社工服務能力為目標,通過規范服務標準、擴大政府購買力度、強化專業督導等形式,逐步提升社會工作服務水平,促進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以標準促規范。規范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程序和方式,進一步明確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目錄、立項、評審、管理、評估等流程;編制重慶市首個社會工作地方標準《社區社會工作室基本規范》,推行社區社工室標準化建設,實現“組織架構、標識、社工著裝、工作流程、服務職責”五統一;運用創新工作室,通過工作交流會、技術培訓等方式,推進老年人、兒童、精神衛生等領域地方標準執行,逐步規范服務流程。
以實務促成長。積極推進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幾年來累計實施社會工作服務項目743個,經費投入2340萬元,直接服務人群12萬余人,基本實現低保、低收入和老年人、兒童、精神障礙患者等特殊人群服務全覆蓋,居民滿意度達到95%以上,形成“132”(即打造1個平臺,培育發展3支專業服務隊伍,重點開展2類專業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模式。
以督導促專業。制定《重慶市渝中區社會工作督導遴選管理辦法(試行)》,吸納西南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教師、社工實務專家41人建立督導專家庫,每個街道配備一名督導,制定督導工作任務清單,建立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年督導150余場次,確保社會工作服務規范化、專業化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