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站建設一年?經驗丨一個鎮級社工站打造社會服務集成平臺
平陽縣鰲江鎮屬于浙江溫州大都市區南部副中心的核心區,是該縣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鄉鎮。這里既有工商業高度發達的區域,也有交通不便、資源匱乏、貧困人口集中的偏遠山區,有特困、低保和低保邊緣家庭1800余戶。
從山區到濱海,從商圈到農田,從閩南俚語到溫州方言……鰲江鎮社工站面向全鎮的服務面臨地域、語言、風俗習慣等多方面的挑戰。
建站以來,社工站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大數據為支撐,以社區(村)為主陣地,以落實民生實事為契機,聯合區域內社區社會組織、公益組織和志愿者開展了系列特色社會服務,取得了一定成效。
專業為本,為社會服務提供人才支撐
專業社工對于社工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鰲江鎮為社工站配足人才,并不斷提升社工的服務能力,強化社工站的服務功能。
配置專職社工開展服務。鰲江鎮社工站采用“3+3+3”模式保障社工站的專業化運營,即3名持證專職社工+3名工作員+3名兼職督導,3名持證專職社工負責社工站的日常運營與服務開展,3名工作員在開展活動時提供助力和支持,3名兼職督導負責站點經費使用、活動成效、業務培訓、資源鏈接等方面的工作。
培育社會組織助力站點發展。在鰲江鎮社工站,有一塊社會組織聯合辦公區,為社會組織提供辦公場地和設備。社工站社工定期為社會組織主要人員開展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培訓,還為社會組織提供活動策劃和實施、組織制度與財務管理、人員培訓與實務訓練指導等服務,培育孵化更多社會組織參與到社區治理中,打造更加開放、集約、共享的社會工作站服務陣地,助力站點可持續發展。
專業理念拓展服務項目。鰲江鎮社工站由平陽縣行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下稱行一社工)承接運營并派駐社工具體開展工作。行一社工發展成熟,專業能力較強,其秉承“黨建引領·專業服務·多方聯動”的理念,謀劃開展面向困境人群、婦女兒童、青少年、長者、新居民及志愿者等群體的專業服務,打造社區黨群服務、社區文化傳承、社區融合、農村少年兒童社區培育、公共問題介入等特色服務項目,有效滿足居民的實際需求。
鏈接資源,搭建社會服務集成平臺
社區調研厘清服務需求。社工通過社區走訪和社區親子互動活動,開啟了社會工作站的自我推廣之旅。他們運用微信群、公眾號和社區宣傳欄,鏈接志愿者、社區、媒體等多種資源,逐步提升居民對鰲江鎮社工站的認知度,特別是服務微信群的建立,為持續深入地開展服務打下基礎。
集納組織資源提供多元服務。鰲江鎮社工站以需求為導向,充分鏈接多方資源,全方位滿足服務對象的多元需求。目前鰲江鎮社工站已與平陽縣內十多個群團組織、鰲江鎮十大社區社會組織、11家企業商戶和3個公益組織達成長期合作,為服務對象提供政策宣傳普及、健康教育義診、安全普法教育、應急救援訓練、職業技能培訓、心理咨詢干預、陪伴賦能成長等多種類服務。
爭取人力物力支持開展項目。為更好地提供服務,鰲江鎮社工站積極爭取多方支持,使資金、物料、場地、師資、志愿者等各方面資源得到保障。比如,平陽縣婦聯為家國情懷培養小組提供小額資金支持,平陽縣圖書館為閱讀習慣培養活動贈送書籍,平陽縣文化館資助留守兒童陶笛公益課堂,多個鄉鎮衛生院提供健康衛生課程協助等。社工站還積極培育志愿者,招募了社會工作師、教師、律師、醫生、民間手工藝人、非遺傳承人等各類專業人才支持項目開展。
樹品牌,開展守護困境兒童服務
孩子的成長成才是鄉村振興的持續動力和重要因素。經過前期調研,鰲江鎮社工站確定“助力農村少年兒童成長成才”為特色幫扶項目,開展了一系列種類豐富、內容全面、師資優越的活動。
推出困難學生助學活動。為解決貧困家庭學生假期學習無人監督、無處幫助、無法堅持的“三無”問題,鰲江鎮社工站發起“益”起學公益助學活動,面向社會招募了13位志愿者,給缺乏教育資源的貧困家庭孩子送上一對一的助學幫扶。2021年第一期活動共為平陽縣13個低保家庭的學生開展一對一輔導98場次,合計幫扶時長300多學時,最高的超過120學時。
發起農村兒童培育計劃。鰲江鎮社會工作服務站還實施“‘雛鷹起飛,夢圓藍天’平陽縣農村少年兒童培育計劃”項目,面向鰲江鎮農村少年兒童提供藝術素養、安全教育、人際交往、習慣培養和家國情懷五大類培育內容,全面提升農村少年兒童素養,幫助農村少兒成長成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舉辦夏令營公益托管活動。為支持配合“雙減”教育政策的落實,解決社區貧困家庭及雙職工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實際困難,2021年暑假,鰲江鎮社工站率先以"1+X"形式開展為期20天的暑期托管服務,1代表每天1場暑期作業輔導,由社工組織志愿者為孩子們開展作業輔導和批改,監督完成暑期學習任務;X代表每天X場特色活動課,包括安全教育、繪畫手工制作、生活習慣技能培養、科學知識普及等,托管活動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社區也給予高度好評。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