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綠色清明  >  生態殯葬 > 正文

綠色節地殯葬興起

   來源: 農民日報   時間: 2017-06-05  09:14
【字體: 打印

沒有墳冢,不留遺骨,只栽樹木,將青山綠地留給后世子孫,近日,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柯街鎮扁瓦村64歲老人禹應蘭過世,家人遵照老人遺囑,將老人遺體火化后樹葬。

禹應蘭老人出殯當天,沒有往日浩浩蕩蕩的送葬隊伍,沒有打造高大華麗的墳墓,只在親戚鄰里的幫助下,將骨灰盒安埋在面積不到0.5平方米的地下,兩邊種上樹,以樹代墓,既順應了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也使逝者與樹木融為一體,使其生命得以延續,得到升華。參加安葬的寨鄰李國海說:“殯葬改革,遺體實行火化,生態安葬,大碑大墓錢省了,大操大辦的錢省了,人力物力都省了,事主少操心,還省下了幾萬元的操辦費用,可以用來發展產業,生態節地安葬,利國利民,國家應該早幾年就提倡。”

早幾天,昌寧縣勐統鎮大河村大河邊村民組熊世忠老人因病過世,親屬遵從老人遺愿,轉變傳統殯葬觀念,樹立文明殯葬新風,老人遺體火化后,以樹為碑為老人進行了節地生態安葬,一株萌發著新葉的萬年青成了對老人的念想。實行生態節地安葬使大河邊的村民減少了勞力投入,生態節地安葬得到了村民的完全認同和積極響應。大河邊村民小組組長楊正華說:“推行殯葬改革,大家都可以接受。按照傳統,要是送葬時下雨的話,八個人抬棺木也不容易,再說節省了主人家大操大辦的幾萬元資金,實在是件大好事。”村民李紹富說:“如果按照傳統的大碑大墳,不光要用上百勞力,伙食錢、碑石錢也得花好幾萬塊,綠色節地安葬事主就不會因為喪葬致貧返貧了。”

昌寧縣在推行殯葬改革工作中,出臺了《昌寧縣深化殯葬改革的意見》,在全縣積極推行“厚養薄葬,喪事簡辦”和生態節地綠色安葬新風尚,破除喪葬陋習。通過開展公益殯葬,加快推進殯葬基礎設施建設;推行綠色殯葬,拓展多種殯葬服務功能;實施惠民殯葬,調動廣大群眾破除喪葬陋習的積極性;落實法治殯葬,堅決杜絕亂埋亂葬行為;實行陽光殯葬,提高殯葬服務水平;弘揚人文殯葬,樹立喪葬新風尚等措施。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與全縣黨員干部簽訂了《帶頭參加殯葬改革承諾書》,強化宣傳和輿論引導,充分利用農村黨建、6995平安信息平臺、微信平臺及農村戶長會、群眾大會等形式,積極提倡厚養薄葬,生態節地安葬的文明新風,形成全社會支持參與殯葬改革的良好氛圍,生態節地綠色安葬在全縣城鄉興起。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