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綠色清明  >  生態殯葬 > 正文

深圳推1.38萬A4紙大小墓地 中山順德“限購”

   來源: 南方都市報   時間: 2017-04-24  10:27
【字體: 打印
4月2日,廣州銀河公墓,清明小長假第一天,有市民提前來祭拜。南都記者 梁煒培 攝
2
4月2日,廣州銀河公墓,清明小長假第一天,有市民提前來祭拜。南都記者 梁煒培 攝
4月2日,廣州銀河公墓,一市民給墓碑上的紅字補漆。南都記者 梁煒培 攝
2
4月2日,廣州銀河公墓,一市民給墓碑上的紅字補漆。南都記者 梁煒培 攝

  每到清明,墓地價格就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死不起”、“墓價超房價”的說法再度流傳。

  近幾年房價、物價各種飛漲,墓穴價格是否也跟著“水漲船高”?珠三角墓地到底哪里便宜哪里貴?各城還剩多少墓地可用?

  清明節前夕,南都記者調查了珠三角8城經營性和公益性墓地的價格及存量情況。

  墓地價格

  珠三角墓地哪家最貴?

  中高檔墓穴緊俏 經濟型鮮人問津

  南都記者了解到,墓穴的地價要由物價部門制定指導價,不能隨意定價或提價,不過雖然近幾年墓穴的指導價格沒有變動,但是受墓碑材料、人力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廣州墓地價格總體仍是有所增長。

  以花都金鐘墓園為例,根據位置、環境不同,1.92-2平方米大小的墓穴售價在3萬-10萬元居多,包括墓碑、石獅等費用以及20年管理費等。但是有少數位置佳、各種材料上乘的墓穴要接近20萬元,這比前幾年略有上漲。“主要還是人工成本增加了,加上各種好一些的材料漲得也多”,墓園有關負責人表示。而記者從位于市區的中華永久墓園也了解到,盡管價格表顯示一般墓穴價格在4萬-10萬元左右,但是很多人整個墓穴做下來都要花10多萬。

  從墓穴的價格區間來看,在廣州,15萬-20萬元算是高檔墓穴,多是一些藝術墓碑,做工造價較高;而最經濟適用的墓穴大概是三四萬元,以金鐘墓園的小型壁葬為例,定價為3.68萬元。

  不過墓穴價格并非越便宜越搶手,反而經濟型的鮮有人問津,中高檔墓穴緊俏。

  廣州金鐘墓園負責人介紹,去年他們一共出售了2000個墓穴,其中有1300多個價格在10萬元左右,占了2/3以上,而最經濟實惠的三四萬元的墓穴,只出售了300個左右。“愿意花錢將先人安葬到墓園的,大多經濟條件較好,他們會挑墓穴位置、地段,都是抱著‘要買就買好的’心態。不愿意多花錢的,大多就干脆選擇骨灰寄存等更經濟的方式”。

  廣州新塘公墓、中華永久墓園的負責人也表示,目前最好賣的墓穴就是10余萬元的這一檔,便宜的墓穴多是比較邊角的位置,很少會被挑中。近期他們準備開發一塊預留用地,可挑選的好位置相對較多,前來咨詢者頗多。

  深圳墓位最貴30萬元

  深圳市共有5家經營性墓園,即龍崗區的龍山永久墓園、寶安區民政局下屬的寶山園、鹽田區的華僑墓園、南山區的報恩福地和市民政局屬下的吉田墓園,除吉田墓園和寶山園姓“國”以外,其他三家分屬于不同公司管理。此外,深圳還有19家公益性墓園分布在全市各區,主要安放常住戶籍原居民逝者。除一家屬于南山區民政局管理外,其余18家均屬街道辦管理。

  在歷年媒體報道中,西麗報恩福地多次“領跑”深圳墓地,南都記者2015年的調查中,其以29.8萬元共3.9平米成為了當時深圳最貴的墓地。時隔兩年,在該墓園園區內,最貴的墓位已經被30萬元檔取代。

  西麗報恩福地銷售人員表示,這一檔別墓位有多個,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朝向等條件均有區別,具體價位也不同,在30萬元左右,含綠化面積在內約有6.2平方米。

  在“平價款”墓位中,西麗報恩福地目前在售的最便宜的3.28萬元檔別中,享有一個含綠化面積在內有1.68平方米(兩個墓穴)的墓位,以及價值2.38萬元的墓碑和50年管理費、綠化費、安葬費。

  龍山永久墓園園內開發有生態節地葬墓位產品,售價1.38萬元,面積A 4紙張大小,銷售人員表示,雖然目前仍處于在售階段,但存量也不多,只留有十幾位了。

  此外,園內所有墓位的墓穴面積均在1平方米左右。銷售人員介紹雖然墓園開發有生態節地葬的小型墓,但目前市場上客戶主流選擇的依然是6萬多和8萬多的檔別。

  深圳市民政局屬下的吉田墓園也開發有小型墓位,面積為0.3平方米,全部費用萬元以下。

  但在記者以市民身份咨詢時,吉田墓園銷售人員表示,不到1萬元的小型墓地已售罄,目前在售的“可以入土為安”的,只有今年1月剛剛開發的一個檔別的墓位,1平方米墓地8.273萬元,此外還需支付3萬元的墓碑和20年的管理費和綠化費,共需要13萬元。

  不少廣州人選擇安墓佛山清遠

  和樓市一樣,廣州墓園價格相對較高也引發“溢出效應”,不少廣州人開始選擇安墓佛山。

  里水長青墓園位于里水沙邊,緊鄰廣州。近年有七成購買者來自廣州。與廣州市區相距約30分鐘車程的南海華僑墓園同樣也為廣州人關注。1萬至4萬元之間的價格,與廣州的墓園相比,已屬實惠。

  清遠市益圓陵園位于市南郊銀英公路3公里處,接近花都。據當地媒體報道,益圓共開發了35000多個墓穴,目前已售的近10000座墓地中,廣州市民購買的數量占了七成,清遠的約占三成。

  位于羅浮山下的羅浮凈土墓園,由于其環境獨特,硬件設施較好,吸引了不少珠三角的人士前來購買,價格也是惠州最貴。

  據該墓園銷售人員透露,該墓地價格一般要兩三萬元每平米,針對的多是珠三角地區的高端客戶。一位銷售經理稱,他主要負責廣東市場,他帶的團隊,近兩年就銷售了七八百萬元。

  中山順德公墓限外

  為讓本地居民能買到便宜的墓位,珠三角也有城市對外限購。

  中山唯一的經營性公墓—市福蔭園公墓,開發已超過8成,已安放骨灰的墓穴約有3.4萬個,其園內墓區目前只對中山戶籍居民和華僑港澳鄉親開放購買。

  據悉,福蔭園公墓墓穴便宜的有幾千元,貴的有五六萬元。

  在佛山順德,當地居民在飛鵝墓園買一塊墓地的價格從2.2萬元至4.1萬元不等。因園內墓地有限,按區發改局批復同意,自2013年8月21日起,飛鵝墓園內墓穴及骨灰位收費實行本、異地居民差別收費辦法。非順德籍居民購買或安葬非順德戶籍逝者的墓穴費及骨灰位收費標準是順德籍居民購買并用于安葬順德籍逝者的3倍。

  多城要看死亡證明以防炒墓地

  為了杜絕炒墓,珠三角多個城市都要求出示死亡證明。

  在記者的暗訪中,除表示墓位幾年前就售罄了的深圳大鵬灣華僑墓園外,深圳其余4家經營性墓園銷售工作人員在介紹時均強調了市民需要憑有效身份證及相關火化證明才可購買墓地的要求。

  深圳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表示,深圳的墓園不單獨設定購買條件(如戶籍、經濟狀況),市民憑有效身份證及相關火化證明即可購買。嚴禁炒作墓地,購買墓地必須有相關的死亡證明文件。

  珠海市民政局也表示,由于買墓地須出示死亡證明和火化證明,因此珠海不存在“炒墓”情況。

  最便宜墓地800元可惜已搶光

  南都記者近日走訪獲悉,珠海市仙峰山墓園、合羅山公墓的墓地十多年沒有漲價。

  據珠海市殯葬服務中心介紹,按照政府的統一規劃,珠海市兩大墓園墓地面積分1.8平方米、3平方米、3.5平方米、4.5平方米不等。按每平方米來算,有7000元、8000元、9000元、10000元、12000元、13800元等多種價位。

  最便宜的墓地在哪里?“蓮洲鎮那里的墓地最便宜只要800多塊,不過現在已經被搶光。”斗門區民政局有關負責人稱,“這兩年我們也到周邊城市做過調查,以新會、江門為例,墓穴價上漲到4萬多,而廣州、佛山等地價格更貴。”

  安葬方式

  多少人選擇綠色殯葬?

  海葬、樹葬逐年增多

  南都記者從廣州市民政部門了解到,廣州每年處理的骨灰數量約在6萬具左右,但是其中選擇墓穴 葬 的 比 例 大 概 只 有10%,約6000具,這個比例在近幾年基本持平。

  而其他90 %則都是選擇骨灰寄存、骨灰撒海、壁葬、樹葬等節地葬法。其中選擇樹葬、花葬、骨灰撒海等環保生態葬的比例約占5%。“這一方面是基于廣州的墓穴價格一直不低,另一方面也是廣州市民的殯葬觀念比較環保,大部分接受骨灰樓寄存的方式”。

  深圳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表示,大部分墓園均開發了小型墓和室外墓廊,滿足不同市民的需求。積極推動墓廊建設(類似“小高層”)和探索家族合葬方式,既滿足了市民讓先人“入土”的心愿,又最大限度節約用地。

  目前,深圳每年清明、冬至舉行兩次“海葬日”,至今為止,深圳市已經舉辦了37次海葬、11次樹葬活動,組織群眾累計將36409具骨灰撒進大海,樹葬483具。

  而在江門,去年有63.85%的逝者節地安葬。江門目前對選擇海葬、樹葬、花葬等生態葬法的全部免費。

  東莞至今共開展了14次海葬、6次樹葬活動,累計共有1187例骨灰參與海葬,292例骨灰參與樹葬。

  沿海鄉鎮仍有活人墓

  南都記者從惠東縣黃埠鎮了解到,受海陸豐地區土葬習俗影響,該地利用山地建設墓地的行為仍比較常見。

  據當地居民介紹,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賺到錢的黃埠本地人,迷信風水墓。將墓位建設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奢華,不少人投資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建設墓位。更有甚者,還建設活人墓。直到2008年前后,受金融危機影響,生意難做,攀比之風才有所收斂。

  當地村民反映,在平徑水庫山坡棱,有魏某和邱某修建兩座活人風水墓,被投訴后將近2年時間過去了,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

  當地政府部門有關領導解釋稱,此事仍在調處中。為促進文明殯葬,黃埠鎮準備建設鎮級公益性公墓,引導當地居民遵守新的殯葬制度。

  南都記者從惠州市民政局獲悉,該局每年都要對經營性墓園進行年檢,對涉嫌違法的豪華墓、活人墓進行清查。問題是,民政部門沒有執法權,只能勸說其責令整改或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由于程序復雜,清查力度和效果都不夠明顯。

  供給缺口

  “墓地空間”還剩多少?

  珠三角各城還剩多少墓地?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廣州市區墓園的大部分用地已開發完畢,可出售墓穴已不多。深圳現有的墓位尚可滿足市民的需求,未來供給總體上存在比較大的缺口。東莞惠州等地的墓地供應則相對寬松。

  不過,隨著殯葬墓位的需求日益增加,廣深兩地已著手進行相關規劃或改擴建。

  廣州:市區墓地多已開發

  目前廣州共有10個經營性墓園,總面積大約4600畝。墓地用地中已經開發銷售的占了60%左右,還有40%左右仍在開發銷售。

  不過從區域分布來看,市區墓園的大部分用地已開發完畢,可出售墓穴數量已不多,周邊諸如花都金鐘墓園、增城正果萬安園等幾個墓園則仍有不少預留用地,其中存量最多的是金鐘墓園,目前還有900畝的預留用地。廣州市殯葬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從這些墓園可開發的預留用地來看,還是可以滿足市民對墓穴的需求的,加上目前新的墓園福山公墓和觀音山墓園也已在建設和規劃建設中,預計未來也可提供較多選擇。

  深圳:墓位未來存在缺口

  深圳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提供的數據顯示,深圳近兩年年均死亡人口約1.5萬。

  深圳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表示,深圳現有的墓位尚可滿足市民的需求,未來深圳墓位供給總體上存在比較大的缺口,特別是隨著城市老年人口的增加,殯葬墓位的需求日益增加。“深圳公益性墓園和經營性墓園也正根據墓位的庫存情況,在所在的區域改擴建,以進一步滿足市民的需求”。深圳墓園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力量參與。

  珠海:兩大墓園墓地夠用20年

  南都記者從珠海市各殯葬部門了解到,珠海今年公墓仍延續以往較為親民的價格,已經連續十余年未漲價。但市區兩大墓園的墓地只夠供20年使用。“公墓用地最難的是審批,一方面現在用地緊張,另一方面,選址也會出現狀況。”一位殯儀館人員透露。

  珠海每年火化的尸體數量約為4000具,除港澳人士、華僑等實行土葬外,其他人士多選擇骨灰墓葬和壁葬等方式,購買墓地的數量不多。

  東莞:兩大公墓均夠用15年

  東莞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稱,東莞的經營性公墓有2家,分別是東城茶園山公墓和茶山靈龜墓園。東城茶園山公墓預計還可使用20年,茶山靈龜墓園預計還可使用15年。此外,東莞現有經市民政局審批的公益性公墓10家。

  “近十年來,東莞墓地價格趨勢平穩”,該負責人透露,總體來說,東莞群眾消費選擇經營性公墓價格在2萬-4萬元的墓地居多。

  惠州:墓地供應數量充足

  南都記者從惠州市民政局獲悉,目前惠州共有7個經營性墓園。2014年以來,惠州墓地價格約為4000元每平米,如今平均價格已漲至約6000元每平米。

  7個墓園,總面積137.7公頃。按照相關統計,惠州經營性墓園規劃可開發墓位近20萬個,目前,開發數量不到一半。

  墓價政策

  省民政廳:公益性公墓政府定價,經營性公墓政府指導價

  對于頗受關注的墓地價格,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公墓服務包括公益性公墓和經營性公墓服務。

  其中,公益性公墓服務收費項目由省統一制定,包括墓穴費、墓碑石費和護墓管理費三項,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經營性公墓服務收費項目由當地政府民政主管部門會同價格主管部門核準立項,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

  對于部分墓地資源緊張的地區可能出現的炒買炒賣墓穴、傳銷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等情況,要求各地民政部門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對公墓經營活動加強監督檢查和管理。城鄉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必須堅持公益原則,按照政府定價收取骨灰存放費用,禁止以任何形式提供給企業、自然人經營,禁止從事經營活動。

  政策鏈接

  骨灰墓地不得超過1平方米

  南都記者從廣東省民政廳了解到,目前,全省共有殯儀館(火葬場)89個、經營性公墓96座,市、縣骨灰樹葬區152個。在廣東大力推進節地生態葬的背景下,傳統墓穴式葬法發展受到了嚴格控制—新建經營性公墓占地面積不得超過20公頃。

  2016年廣東省民政廳印發了《廣東省殯葬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新建公益性公墓節地生態安葬率要達到100%。

  廣東省嚴格控制傳統墓穴葬式發展,新建經營性公墓和現有經營性公墓尚未開發的墓區分別按照不低于40%和30%(珠江三角洲地區分別按照不低于50%和40%)的比例,配建相關設施實行樹葬、花葬、草坪葬、壁葬、寄存等節地生態葬法。

  除了明確提出每座新建經營性公墓的占地面積不得超過20公頃,還限制墓穴占地面積,廣東提出將嚴格執行民政部關于墓穴占地面積和使用周期的規定:埋葬骨灰的單人墓或雙人合葬墓占地面積不得超過1平方米;政策允許土葬的遺體單人墓地占地面積不超過4平方米,雙人合葬墓不超過6平方米;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以20年為一個周期。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