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綠色清明  >  文化建筑 > 正文

火化工“怕握手”折射殯葬文化的落寞

   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時間: 2016-11-08  09:10
【字體: 打印

  作者:汪昌蓮

  44歲的安徽人韓寶國,已在溫州市文成縣殯儀館做了16年火化工。在讓常人心生恐懼的火化間里,他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在一個人的孤獨、曾經的恐懼和彷徨、甚至旁人的嘲笑不解中,他已送走了3萬多名逝者。“我只希望逝者安息、生者慰藉。”老韓向記者講述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對這份工作的執著與炙熱。(4月4日《浙江日報》)

  本是一家企業的技術員,毅然選擇從事殯葬行業,成為一名火化工,韓寶國首先必須付出超常的勇氣。因為,選擇殯葬崗位,等于選擇了一個“陰森行業”,來自社會上的歧視,比火化間的陰森更可怕。可見,韓寶國的選擇,首先是在表達一種訴求:全社會必須尊崇殯葬文化,不再歧視這個傳統的劣勢行業。繼而是在進行一種示范:當大學生在一些熱門行業前擠得頭破血流時,為什么不拋開傳統觀念,另辟蹊徑,去尋找社會更需要的地方,更鮮明地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呢?

  勿庸諱言,踏入殯葬行業,便意味著將成為一個天天與尸體打交道的人,需要很大勇氣和毅力,首先必須邁過恐懼關。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親人,如果逝者是你的親人,你會害怕嗎?這里是人生的最后一站,我們應該讓逝者體面、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這是對一個人辛勞一生的肯定,也是對人性的關愛和尊重。所以,殯葬工作對于逝者親人是多么重要。選擇了殯葬崗位,就是選擇了一項高尚的職業。

  殯葬行業是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殯葬文化貫穿了殯葬活動的始終,也使得殯葬活動意義更加重大。在儒家“孝文化”的影響下,讓親情得以凝聚和延續,對生者進行道德教化,也使得殯儀館成為對人們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通過道德教化和生命教育,使人們懂得了如何更加珍惜生命,孝敬父母,幫助和關心他人。可見,當好一名火化師,也并非易事,有責任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來,并發揚光大;有義務通過人性化、科學化的管理,本著喪戶至上的原則,運用專業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竭力滿足后人盡孝的心愿。

  特別是,如此看來,火化工少微笑、怕握手,折射出了殯葬文化的落寞。2012年2月,武漢一家陵園以年薪10萬元招聘女入殮師,一時間,不少人把殯儀工作看成 “薪水高”、“穩定性強”的職業。然而,這份工作,需要的不是非理性的熱炒,只看在功利的份上,而缺乏起碼的尊重和發自心底的理解,是無法堅持并做好這份工作的,需要的首先是對殯葬文化的尊崇,以及平和的心態。因此,希望社會和公眾,理性對待殯葬行業,善待殯儀工作者,真正理解這個“陰森行業”,透過死亡傳達出愛和悲傷的真諦——讓死者安息,讓生者無憾。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