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殯儀館:培育現代殯葬習俗 轉變傳統思想觀念
中國甘肅網12月14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道 (記者 田玥) 到2020年,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我國的殯葬業也將實現由傳統殯葬向現代殯葬的轉型。為此,蘭州市殯儀館黨支部書記楊志成表示,可以通過構建正確的生死觀文化、以人為本的孝文化、營造現代殯葬氛圍及直接接種綠色殯葬等多種途徑,建立與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殯葬文化。
在我國的殯葬習俗中,受靈魂不死的宗教觀、慎終追遠的孝道兩大文化觀念影響最深。慎終追遠作為殯葬觀念的核心,更具有豐富的倫理內涵,形成了中國繁瑣的殯葬儀禮和風俗。這種傳統習俗逐漸演化帶來了封建迷信色彩濃厚、崇尚厚葬浪費嚴重等諸多弊端。時至今日,殯葬的傳統風俗習慣仍具有強大生命力。
鑒于此,殯葬改革勢在必行。殯葬改革利國、利民、利子孫,是思想意識領域的一場深刻革命,要以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為行動指南,要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倡導火化”為契機,以宣傳普及殯葬改革的法規和政策為契機,開展殯葬教育,加強殯葬宣傳,破除封建陋俗,樹立科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抨擊封建迷信活動,倡導文明新風,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提高全社會的科學殯葬意識。殯葬改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推行綠色殯葬、文明殯葬和科學殯葬才是社會主義三個文明的標志和體現。殯葬改革也是保護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是關系到提高人類生存質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事。
現代殯葬文化是先進的文化,是廣泛融合性的文化,是建設性的文化。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現代殯葬文化建設面臨著快速發展的機遇。隨著殯葬改革的深入發展,促進殯葬單位向企業化方向轉化,殯葬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形成一個龐大的綜合性的產業群,并必將要求現代殯葬文化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適應喪屬消費水平的需要,適應殯葬文化與國際接軌的需要。面對機遇,現代殯葬文化的發展戰略應該是與時俱進,代表先進文化的;具有全球性視野;重在建設,強化特點;實行跨越式發展;實現全面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殯葬及祭祀、追憶等活動的合理要求,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之一的戰略目標。
現代殯葬文化建設應順應歷史潮流,反映時代精神,代表未來方向,不能局限于某一地區或眼前某一階段。現代殯葬文化建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結晶,是推動殯葬改革和殯葬業發展的動力。因此,應從這一高度充分認識和肯定現代殯葬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