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年奮斗中汲取智慧力量 守正創新服務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社會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文國鋒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的重大歷史關頭,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融匯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總結百年奮斗的偉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我們必須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精神實質,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堅定初心使命,汲取智慧力量,增強信仰信念信心,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加強黨的領導。黨性原則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全面領導。
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黨管網絡的原則和制度。完善黨委領導下社長負責制運行機制,健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報社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確保民政新聞宣傳陣地始終牢牢抓在黨的手里。
切實加強報社各級黨組織建設。以黨委領導班子建設為龍頭,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不斷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以推動“四強”黨支部建設為抓手,總結深化支部工作法,推進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不斷提升黨支部的戰斗力、組織力、凝聚力;以嚴的主基調抓作風建設,嚴守政治紀律和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定不移深化全面從嚴治黨,鞏固和發展良好政治生態。
突出政治建設的統領地位。強化政治機關意識和第一方陣意識,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斗志,引導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擁護“兩個確立”轉化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高揚思想旗幟。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作為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以傳達正確的立場、觀點、態度為己任,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忠實擔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任務和歷史使命。堅持貼著思想做、貼著新聞做、貼著受眾做,有聲有色開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主題宣傳,推動全國民政系統唱響學思想、用思想的時代最強音,教育引導民政工作者和民政對象鐵心跟黨走、一心聽黨話,更加自覺地擁戴核心、緊跟核心、捍衛核心,助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在民政領域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樹牢“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及時全面準確宣傳報道黨中央惠民利民政策和民政工作大政方針,引導各方面力量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上來,更好地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網。樹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嚴格執行報刊出版質量管理規定,嚴格落實“三審三校”、重大選題備案等審核把關制度,旗幟鮮明與錯誤思想觀點作斗爭,確保報刊出版內容始終體現正確政治方向、正確輿論導向、正確價值取向,在民政新聞宣傳工作中守好主陣地、當好主力軍、做好主渠道。
弘揚時代強音。黨領導人民已經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生逢這個偉大時代,有責任、有義務把新時代人民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的創新創造書寫好,把新時代民政人推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風采記錄好。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鮮明主題,關注民心民聲,關注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關注民政對象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貼近火熱生活、走進群眾心坎,拉近宣傳報道與人民群眾的距離,搭建群眾關切與民政發展有效銜接、相互促進的橋梁紐帶。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促進共同富裕、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等中央決策部署,緊扣新時代民政工作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促進基層社會治理、提升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任務,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性、群眾性、時代性、協同性,宣講民生政策,宣傳民政改革,推廣基層經驗,報道民政典型,引導熱點輿論,匯聚社會支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鼓舞斗志,發揮好新聞輿論的團結穩定鼓勁效應。
堅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客觀反映民政事業發展進步的主流主線,生動塑造民政人團結奮斗的時代群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新時代民政“孺子牛”精神,充分展示新時代民政事業改革發展的成果成效,積極營造實現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堅持守正創新。改革創新是新聞輿論工作保持旺盛生機的不竭動力。面對信息化社會和全媒體時代給新聞輿論工作帶來的全方位、深層次影響,我們既要保持定力,把準前進方向,也要順勢而為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民政新聞媒體新舊動能轉換,不斷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堅決落實“正能量是總要求”的方針。堅持公益屬性,堅守社會責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決不能為取悅受眾而“失向”、因盲目介入而“失準”、因吸引眼球而“失真”、因過分渲染而“失范”、因刻意迎合而“失態”,堅定不移地以正面宣傳為主的鮮明導向凝聚推動民政事業發展的正能量。
堅持質量為本、內容為王。始終把內容品質作為根本、作為核心競爭力,深入基層、深入民政實踐廣闊天地、深入城鄉居民火熱生活,從時度效著力深化內容創新,讓主題宣傳有聲有色、新聞消息及時真實、典型報道立體豐滿、民生故事真摯鮮活、政策解析準確專業、專題欄目新穎獨到,多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民生民政新聞好作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優勢,讓新聞報道真正成為民政人的學伴益友。
積極推進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切實探索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和實現方式,堅持多媒融合、多媒聯動、多媒互補,以紙媒的權威性帶動融媒發展,積極打造融媒體傳播產品,豐富宣傳形式,延展宣傳鏈條,加深宣傳厚度,不斷擴大民政宣傳途徑,拓展民政信息覆蓋領域,提高民政新聞宣傳效能。
積聚內生優勢。辦好自己的事,是我們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打好主動仗的關鍵。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精會神抓自身建設,加快積聚競爭優勢。
強化人才意識。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進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傳統思維,加快推進崗位設置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制度建設,疏通專業性人才的職業發展空間;突出專業培養,鼓勵和支持采編人員走出去、沉下去,在實踐中錘煉新聞工作者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優化人才激勵,激發人才活力,引導各類人才重專業、愛專業、精研專業,加快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新聞人才隊伍。
提升服務能力。突破傳統思維,在深耕主業基礎上,提升內容生產能力、信息聚合能力、分眾服務能力,在“民政+新聞”復合領域厚植專業優勢、品牌優勢,著力拓展服務空間、服務領域、服務途徑,積極探索相關民政領域的課題研究、新媒體作品開發等專業化服務,尋求業務發展新的增長點。
增強風險意識。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報社基礎建設,不斷健全報社采編、運營、行政服務、對外合作等制度,以務實管用的制度體系促進報社工作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運轉的科學化、規范化,著力構建日常管理順暢、部門協作通暢、團結聚合強勁的報社運行管理機制,不斷提升報社把握發展主動、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和水平,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報社高質量發展。
在新的一年,我們必須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記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的使命任務,立足民政部黨組機關報的職能職責,堅持正確前進方向,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繼續考出好成績,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