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目標 實干爭先 全面深入推進民政領域改革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沖鋒號,開啟了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江蘇省揚州市民政局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錨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立足民政部門職責定位,把好民政領域改革的正確方向,更加注重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更加注重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制約民政事業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更加注重系統施策、整體推進、落實落地,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好全會關于民政領域的改革部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全面深入推進民政領域改革發展。
錨定目標,全面把握深入推進民政領域改革發展的原則要求
始終堅持黨對民政工作的全面領導。百年黨史證明,黨是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我們必須始終把加強黨對民政工作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要求,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指引,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推進。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本色。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民政工作直接與老百姓打交道,事關民心向背,事關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黨的執政根基和長治久安。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瞄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進民政事業,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各項民政工作更好體現黨的初心使命,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彰顯制度優勢。
始終堅持在服務大局中貢獻民政力量。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兒童合法權益,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發揮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在做好基本民生保障中體現民政擔當;聚焦服務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推動基層民主不斷發展,深化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健全社會組織管理制度,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中展現民政作為;聚焦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推動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在優化基本社會服務中盡好民政職責。
實干爭先,全力打造深入推進民政領域改革發展的硬核成果
我們將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抓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健全社會治理體系”等內容中對民政工作的部署要求,打造“揚善民生”、“頤揚養老”、“揚童成長”、“揚社有為”、“大愛揚州”、“小愛萬家”等民生品牌,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探索新路徑、作出新示范,以民生溫度標注發展刻度,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決定》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我們將發揮民政牽頭作用,主動加強與公益慈善力量尤其是本級慈善總會等行業性、樞紐型慈善組織的對接,調動和匯聚更多慈善資源與政府救助相銜接。健全慈善幫扶相關配套和激勵措施,不斷激發公益慈善力量投身社會救助領域的積極性。推進社區慈善基金建設,引導社會力量積極認領參與,充分發揮慈善事業在第三次分配中的積極作用。
《決定》提出,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健全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制度,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我們將完善“揚善民生”子品牌“揚善救助”,強化“一事一議”工作機制運行,研究分層分類社會救助服務工作體系,完善主動發現機制,鞏固特殊困難群體巡訪、監測、救助、關愛、應急一體化服務保障機制,研究制定拓展服務類救助政策措施。常態化組織家庭照護困難特殊情形困境兒童排查,持續推動市級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探索延伸康復服務范圍,全面開展社會面和機構內困境兒童心理健康狀態排查,關注關愛困境兒童心理健康,積極爭創“蘇童成長”協同關愛機制示范區。開展“精康融合行動”,優化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建設布局,探索建立“醫院+社區+家庭+社會組織”模式,暢通精神障礙治療與康復雙向轉介,探索拓展民政精神障礙人員集中收治康復服務范圍。
《決定》提出,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我們將從順應民意入手,加大養老金融支持力度,抓實頤養社區建設,推動養老設施提檔升級,進一步擴大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制定政策優化現有養老服務設施運營管理。從民生小事入手,抓實助餐助浴,充分利用農村地區閑置資源,開展村級鄰里互助點建設,形成具有揚州特色的農村互助養老服務模式。從統籌兼顧入手,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引導國有企業繼續打造“頤揚小館”助餐品牌,實現本土養老服務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發展。
《決定》提出,健全社會治理體系,深化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健全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我們將堅持以黨建強社為宗旨,引領社會組織正確發展方向,協同推進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與常規業務互融共進。堅持以培育扶持為前提,筑牢社會組織發展根基,繼續推進社會組織品牌建設計劃。堅持以服務大局為導向,激發社會組織發展活力,持續打造“蘇社有為,揚州有我”、“政商橋”、“揚社引鳳”、“綠揚守望”系列品牌,激發各類社會組織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系統集成,全面提升深入推進民政領域改革發展的整體質效
堅持系統觀念,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寶貴經驗,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一條重大原則。我們將更加注重系統集成,加強對改革整體謀劃、系統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
一是推動民政治理現代化。聚焦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深化民政工作方式變革。以法治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為指引,加快構建以法律法規為基礎,部門規章、政策文件、標準規范等銜接配套的民政制度體系。深化民政數字化改革,加快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民政工作深度融合,重塑工作流程、推動效率變革。強化民政工作現代化的人才支撐,發展壯大專業化、職業化的技能人才隊伍。
二是發揮民政文化積極作用。民政工作蘊含著內涵豐富、深入人心、廣泛傳承的民政文化,與精神文明現代化高度契合。深入挖掘民政文化豐富內涵,推動樂善好施、孝親敬老、守望相助、慎終追遠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充分發揮民政部門在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引領社會風尚、推動移風易俗、培育公共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持續厚植民政工作現代化的文化根基。
三是抓好黨風廉政建設。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著力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錘煉黨員、干部為民務實優良作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化社會救助等領域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綜合治理,鞏固風清氣正政治生態。聚焦重點領域,從群眾期盼入手,從制度機制上找原因、查漏洞、提對策,實現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加強民政政策宣傳,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讓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無處藏身。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