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深悟透 真抓實干奮力推動民政事業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
浙江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陳 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是黨的歷史上又一個里程碑。一是彰顯了舉旗定向、勵精圖治的戰略定力。全會深入總結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揭示偉大變革背后的深層邏輯和“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傳遞出中國共產黨將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進一步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二是奏響了氣勢如虹、勇闖藍海的改革強音。全會總結提煉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領導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寶貴經驗,把黨對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清晰擘畫了深化改革發展的“四梁八柱”,在理論和戰略層面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和明確實踐指引。三是飽含著為民愛民、人民至上的真情大義。堅持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系統部署推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各領域改革,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群眾的深切關懷,必將讓現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調動起億萬人民支持改革、參與改革、擁護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近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指引下,浙江民政系統全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迭代形成全省民政事業改革發展五大體系,即“弱有眾扶、老有康養、善行浙江、共富單元、暖心優享”,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突破。
回顧浙江“吃改革飯”“走創新路”的發展歷程,最堅實的保障是黨的全面領導,最深厚的源泉是基層首創,最顯著的特征是以人民為中心,民政工作亦是如此。對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要求,浙江民政深切感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難點堵點要突破:一是改革攻堅還需再深入,全省民政領域推進改革的抓手、舉措還不夠多,創新力度還不夠大;二是“三大差距”(地區、城鄉、收入)還需再破題,尤其是山區海島和農村偏遠地區民政工作仍存在短板;三是業務融合還需再發力,民政業務點多面廣,基層場所、設施和力量整合還不夠有力,各類補貼和惠民項目統籌還不夠充分;四是政策供給還需再精準,不少改革創新缺乏政策制度保障,可持續性不強,與經濟社會發展還不相適應。
當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下一步,浙江民政將堅決扛起肩負的促共富、增福祉的為民使命,切實答好改革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趕考之題,聚焦“三大場景”,攻堅“三項改革”,強化“三個保障”,力爭到2029年,全省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錨定目標、明確方位,全面建設“三大場景”
注重系統集成,打造多方協同的共建場景。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跳出民政、創新思維,打破條塊分割,牽頭謀劃推動,著力形成事業產業協同發展、社會力量共同投入的民生共建場景。
注重可感可及,打造均衡均等的共享場景。聚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針對人口布局變遷,精準對接需求,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形成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優質公共服務普惠普及的發展共享場景。
注重民生為本,打造幸福和諧的共富場景。聚焦縮小地區、城鄉、收入“三大差距”,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著力形成民呼我為排憂解困、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掉隊的全民共富場景。
篤行不怠、攻堅克難,全力深化“三項改革”
找準戰略性、全局性抓手,推動“牽一發動全身”的關鍵領域改革。理清政府、社會、家庭責任關系,合理引導形成清晰穩定的養老預期。深化“老有康養”集成改革。謀劃建設“一核多區”的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園,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國企化改革,培育養老等相關領域新質生產力;建立以“六助”(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為核心的“愛心卡”制度,推動老年助餐方便可及、安全可靠、持續發展;用好4億元超長期國債進行適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的居家養老獲得感。深化低收入人口綜合幫扶集成改革,積極開展服務類救助試點,推進社會救助服務聯合體規范運行,有效整合社會救助與慈善幫扶資源。
找準深層次、長期性矛盾,推動“一子落滿盤活”的突出問題改革。探索慈善組織和社會組織協同監管改革,強化一體化監管和規范引導,深入實施“陽光慈善”工程,確保慈善事業發展公開透明有序;推進殯葬綜合一體監管改革,深入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集中整治,迭代升級“浙里逝安”數字化應用,全面歸集殯葬數據,及時預警處置違規問題;穩步推進民生服務綜合體建設,整合空間場地、服務力量、資金資源,推動“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務綜合集成,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一站式”優質服務;持續深化婚俗改革,推動1個國家級、3批346個省市縣級婚俗改革實驗區建設,爭創全國婚俗改革示范區。
找準小切口、微創新課題,推動“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民生實事改革。推進特困人員縣域“一院供養”改革,適當減少機構總量、擴大單體規模,嚴格按規定配比工作力量,規模化運作降本增效;推動長三角結婚登記改革試點,在民政部指導下,加速推進舟山花鳥島、嘉興烏鎮等地長三角婚姻登記通辦試點,為全國推開探索有益經驗。
加強領導、夯實基礎,全局強化“三個保障”
堅持黨建引領,把穩思想之舵。始終堅持黨對改革的全面領導,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落實“總書記有號召、黨中央有部署、浙江見行動”長效機制,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穩步前進。
健全法規制度,探索長效之策。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統籌把握政策完善和改革推進的時度效,創制完善民政領域法規制度,建立健全重大改革責任落實機制,強化督促檢查、定期評估機制,確保改革在法治軌道上平穩運行。
統籌發展安全,夯實穩定之基。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常態化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摸排整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和突破道德底線的事件發生。同時,積極提煉和宣傳民政文化,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全面提升民政干部隊伍“嚴真細實快”的干事創業精氣神,營造改革創新的良好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