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養老服務:讓億萬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來源: 中國社會報 時間:2024-10-23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近年來,民政部門積極回應億萬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在政策機制、服務供給、規范服務等方面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養老服務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逐步成為現實。

主動謀劃,頂層制度設計更加成熟

2019年至2023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從2.54億增長到2.97億,人口老齡化程度從輕度步入中度,實現老有所養的任務更加緊迫而艱巨。

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不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這些年,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遍布“愛老幸福食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細致入微的關心飽含著最深的關切。在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相關重大政策文件時,習近平總書記對養老服務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為新時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應勢而謀,主動作為。在工作機制上,為強化統籌協調,民政部依托全國老齡辦協調機制,匯聚起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系統合力。

在制度設計上,民政部推動養老服務法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指導出臺地方性養老服務法規70多部;國家層面出臺一系列綱領性、基礎性、綜合性政策文件和部門規章數十項,發布實施國家和行業標準30多項,涵蓋養老服務發展規劃、兜底保障、扶持促進、行業監管等多領域、多方面,初步確立了以法律為綱領、國家政策文件為統攬、部門專項政策和標準為支撐的養老服務政策制度架構,上下貫通的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四梁八柱”基本建立。

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對深化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加強養老服務綜合監管進行高位謀劃;在強化服務保障方面,首個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出臺的《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用清單化、標準化的方式將基本養老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向全體老年人提供,推動解決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是實現老有所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制度設計。

多元供給,養老服務質量持續優化

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聚焦養老服務痛點、堵點問題,持續探索創新,養老服務供給內容更加豐富、主體更加多元、形式更加多樣。

家住湖南省長沙縣青山鋪鎮廣福村的低保對象彭漢全行動不便,平時生活只能靠老伴照顧,自從被納入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后,他每個月可以獲得助餐、理發、康復指導等居家上門服務,幸福感大幅提升。

近年來,民政部大力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在推動所有省份出臺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的基礎上,多措并舉提高供給能力,有效滿足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剛需。如組織開展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工作,提升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水平,緩解家庭照護壓力;支持59個縣級地區推進縣域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創新試點,探索優化縣域養老服務資源配置、改革養老機構管理運營機制、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聯合國家數據局在49個試點地區開展基本養老服務綜合平臺試點,提升基本養老服務數字化水平;聯合農業農村部等21部門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意見》,促進基本養老服務城鄉均等化,養老服務保障網越織越密。

“十四五”期間,民政部、財政部聯合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集聚在老年人身邊、床邊、周邊的養老服務資源日益豐富,老年助餐、助浴、家庭養老床位、適老化改造、“喘息服務”“物業+養老”等服務更加方便可及。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的吃飯難題,民政部等11部門于2023年出臺《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各地在堅持政府統籌的基礎上,注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養老機構+助餐、社會餐飲+委托服務、中央廚房+專業配送、線上平臺訂餐+線下送餐等模式,不斷提升老年助餐服務水平,切實讓老年人感受到“舌尖上的幸福”。

如今,我國養老服務實現了從服務特殊困難老年人為主向服務全體老年人轉變,從機構養老為主向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轉變,服務供給從政府供給為主向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供給轉變,從兜底保障、生活照料向更有質量的醫養康養相結合服務轉變。

強化支撐,各類要素保障更加有力

養老服務改革發展是一項涉及面廣、聯動性強的系統工程。近年來,相關政府部門不斷強化要素保障,夯實工作力量,讓養老服務持續發展有支撐、有底氣。

在加強資金扶持上,民政部本級和地方各級政府加大用于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傾斜力度,將不低于55%的資金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2018年至2023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直接用于養老服務的資金達2871億元。2024年,中央財政安排54.8億元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此外,國家發改委、民政部聯合出臺《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試行)》,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示范帶動作用和地方政府引導作用,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積極性;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組織開展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試點,推動解決養老服務領域融資難題;民政部、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印發《關于“十四五”期間利用開發性金融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通知》,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降低養老機構融資成本,支持增加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

在建強人才隊伍上,民政部等12部門于2023年印發《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修訂完善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通過推動專業學科設置、開展技能提升行動、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組織表彰激勵等方式,加快推進以養老護理員為重點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自2021年以來,民政部先后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等部門高規格舉辦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養老護理員賽項,集中展示了養老護理員的精湛技能和昂揚風貌,為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發展增添新力量、注入新活力、孕育新希望。2020年至2022年,各級民政部門共培養培訓養老護理員248萬人次,養老院院長約1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10萬名;各地建立養老護理員入職補貼和崗位津貼制度,增強養老護理員職業吸引力;江蘇、寧夏將養老護理專業納入職稱評審體系,養老護理職業的“含金量”大幅提升,社會認同度也越來越高。

在強化工作機制上,民政部將基本養老服務清單落實情況納入2024年民政部綜合評估重點內容,各地紛紛將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列入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和“為民辦實事”重點任務。江蘇探索將農村養老服務指標納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標,山東將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制度、政府為經濟困難老年人購買養老服務制度、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輪候制度納入省委改革共性目標任務考核。

加強監管,養老服務發展更加規范

守正出新,正道致遠。為了讓老年人“養得了老”“養得好老”,民政部門積極推進養老服務綜合監管體系建設,促進養老服務規范化、高質量發展。

——完善制度標準。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正式確立了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機制。隨后,民政部單獨或聯合其他部門先后出臺《養老機構管理辦法》《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關于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關于規范養老機構服務行為做好服務糾紛處理工作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指導發布《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等40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

——開展專項整治。2020年,民政部實施完成為期4年的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累計排查整治養老機構風險隱患42萬處;2020年至2021年,實施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工程;2022年,在中央政法委統籌安排下,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使養老服務領域詐騙亂象得到有效整治;2023年,制定《養老機構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4年,持續開展養老服務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養老服務領域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阻斷風險蔓延。全國養老服務領域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創新監管方式。發揮行業監管部門牽頭作用,民政部等3部門聯合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監管機制,加強資源統籌,實現“進一次門、查多件事”;養老機構信用監管取得進展,地方積極探索信用信息公示、“風險+信用”綜合評價、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等信用監管新方式;智慧監管體系建設卓有成效,“互聯網+監管”實現服務、監管流程再造,推動精細化監管,實現全過程管理和動態監督。

新時代風帆正舉,新使命重任在肩。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展望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民政部門將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在不斷深化改革中尋求突破,構建更加成熟完善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托舉起億萬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