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貴州:讓一件件民生實事照亮民心

來源: 中國社會報 時間:2024-10-16

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云潭街道宇虹社區“兒童之家”輔導老師給孩子們講故事。

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農村兒童之家活動剪影。

貴州省桐梓縣燎原鎮蟠龍社區社工站組織兒童開展“六一”兒童節活動。

貴州省肢體康復中心假肢裝配現場。

貴州省六盤水市社會福利中心工作人員帶領老人游覽明湖濕地公園。

貴州省遵義市益養苑康養中心全貌。

回望奮進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民政系統全力保民生、兜底線、促發展,奮力建設忠誠民政、有為民政、安全民政、規范民政,讓一項項惠民新政保障民生,讓一件件民生實事照亮民心。

讓困難群眾生活更安心

從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低保制度、農村低保季節性缺糧戶糧食救助制度,到制發《貴州省社會救助實施辦法(暫行)》,貴州省出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配套政策措施,構建起完整嚴密的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托底安全網,推動全省社會救助實現從分散的單項救助向綜合的救助體系轉變。在此基礎上,該省相繼印發《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進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推進審核確認權限下放。貴州省按照成熟一個下放一個的原則,逐步拓寬低保和特困審核確認權限下放鄉鎮(街道)試點范圍,不斷提升社會救助時效性。目前,全省共有836個鄉鎮(街道)順利承接審核確認權限,占鄉鎮(街道)總數的55%,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扎實開展低保年度核查。該省組織力量對所有在保對象和潛在救助對象開展入戶排查,切實做到戶戶見面、戶戶核查,基本實現以縣為單位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則退”。

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自今年4月起,全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按6%、12%的增幅,提高到每人每月778元、每人每年6818元。

加大救助資金投入力度。爭取中央財政下達該省2024年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預算97.8億元,資金額度達歷史之最。省級財政預算安排資金預算17.1億元,繼續保持逐年增長態勢。

加大困難群眾救助力度。按每人100元的標準,該省共向240萬城鄉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發放一次性春節慰問補貼2.4億元。

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該省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與防止返貧監測有效銜接,健全低保對象與防止返貧監測對象“三同步”識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民政部門與農業農村部門數據信息常態化共享比對核查等機制,全省共將141.5萬脫貧人口、37.7萬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納入低保或特困范疇。

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今年,該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新增了工會困難職工監測預警功能,目前已實現與15部門24類數據的常態化共享比對。通過線上預警與線下核查高效銜接,今年以來共將1173名預警人員納入兜底保障范圍。

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兩項補貼惠民便民度不斷提升。該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每年隨低保標準自然增長、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先后三次提標,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標準為每人每月131.8元,惠及34.2萬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標準為一級每人每月110元、二級每人每月90元,惠及39.1萬重度殘疾人;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全程網辦”辦理率達100%。

讓老人晚年生活更舒心

在升級改造好的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丹都街道旺家社區老年食堂,150余平方米的新食堂寬敞明亮,桌椅、電視、空調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溫馨舒適,可容納50余人同時就餐。在這里,60歲以上老人和重度殘疾人每餐只需4元,90歲以上老人免費,學生、軍人、環衛工人每餐10元,其余人員每餐12元。對于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社區還免費提供上門送餐服務。

打造“老年食堂”只是貴州穩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的縮影。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如何切實把老年人照顧好,讓他們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是擺在貴州民政人面前的一道考題。

從設立貴州省“老年節”到頒布實施《貴州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從印發《貴州省老年人優待辦法》到印發《貴州省養老服務條例》,再到實施《貴州省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若干措施》《貴州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貴州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2023年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為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提供了政策保障。

《貴州省養老服務條例》順利施行,確立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明確了基本養老服務落地的載體和路徑,圍繞養老服務痛點堵點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為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全面規范養老服務行為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撐。

全省城市社區和村委會普遍成立老年協會,基本形成省、市(州)、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五級老齡工作網絡。該省印發《關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指導意見》《關于建立完善貴州省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醫療健康服務和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對老齡工作、養老服務進行安排部署。全省共有29家機構、49名個人榮獲全國“敬老文明號”、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稱號, 成功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77個。

該省圍繞建成城市標準化縣級老年養護樓—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嵌入式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站三級服務網絡和農村縣級中心敬老院—鄉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農村幸福院三級養老服務網絡目標,大力打造標準化養老服務供給體系,目前已經建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儲備庫,并積極構建專業化養老服務質量體系,逐步形成“專業化運營商+專業化服務質量標準+專業化日常服務質量監測”的服務質量模式,目前全省公建民營床位占比41.1%。

該省爭取到世界銀行3.5億美元、法國開發署1億歐元聯合融資貸款,合計約32億元人民幣用于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此外,制定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規范》《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規范》等日常監測規范,從今年起每年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進行日常監測,確保服務品質連續穩定。“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的總體發展目標和6項重點任務逐步落地,使得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讓困境兒童養育更精心

為滿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未成年人現實需求,遵義市匯川區在學堂堡社區、匯塘河社區2個“兒童之家”實施了遵義市示范性“兒童之家”項目,并創新以紅色鑄魂、橙色暖心、黃色安全、綠色健體、藍色技能“五色行動”為抓手,開展心理健康評估篩查、興趣培養、親情陪伴、家庭教育、個案跟進等服務,取得良好成效。

放眼全省,兒童福利和權益保障工作也逐步構建起從“兜底保障”向“分類保障”、從“補缺”向“適度普惠”轉變。

兒童福利保障服務范圍不斷擴大,關愛保護對象不斷拓展。該省將服務保障對象逐步從現實困境兒童向潛在困境兒童拓展,覆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孤獨癥兒童等困境兒童。

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再次提升。自2018年以來,該省先后6次調整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目前集中養育孤兒和社會散居孤兒最低生活養育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1900元和1400元。截至今年8月,全省有8000余名孤兒、2.3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范圍。

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醫療保障有所突破。省民政廳等7部門印發《貴州省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全額資助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參加居民醫保,并比照特困人員享受相同的醫保報銷和醫療救助政策。

孤兒養育模式實現歷史性跨越。省民政廳等15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把縣級兒童福利機構養育的兒童集中到地市級以上機構養育,縣級兒童福利機構轉型發展為負責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同時,對地市級以上兒童福利機構進行優化提質,推動養治教康社一體化發展。

推動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保護立法。2021年,該省修訂出臺《貴州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設立“特殊保護”專章,對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實行特殊保護,對其他面臨特殊困難的兒童設立兜底條款,為保護兒童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保障。

提升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省民政廳等17部門印發《貴州省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實施精神素養提升行動、監護提質行動、精準幫扶行動、安全防護行動和固本強基行動等五大行動。該省出臺《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提升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水平的通知》,落實提高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中依規納入農村低保且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分類施保比例,按照當地農村低保標準的30%就高執行,減輕了特殊困難家庭子女在校就餐費用負擔。

推動保障內容從物質保障向“物質保障+精神關愛”并重轉變。今年,貴州省首次對建立健全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體系進行制度安排,實現了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從“0”到“1”的突破。

孤獨癥兒童保障政策從無到有。省民政廳等10部門出臺《關于強化孤獨癥患者治療康復及托養服務的若干措施》,從加強篩查診斷能力建設、加強治療康復、加強融合教育、加強政策落實等4個方面,制定17條強化孤獨癥兒童治療康復及托養服務的保障措施。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貴州民政系統將繼續帶著初心、使命、擔當,全力以赴潤民生、暖民心、順民意,持續推動民生加碼、幸福提質,讓貴州兒女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品質更高。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