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人: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民政事業改革發展
青海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董杰人
在全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奮力譜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時代新篇的重要時刻,國務院組織召開了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傳達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明確未來五年民政工作的戰略目標、遠景藍圖和實踐路徑,必將引領全國民政系統全面深化民政領域改革,推動民政工作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深刻認識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的重要性
會議立意高遠、思想深邃,是一次承上啟下的重要會議。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上傳達的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是時隔五年之后再次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民政工作的又一次把脈定向、掌舵領航。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內涵豐富、思想深邃,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一脈相承、前后相續,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前瞻性、指導性,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民政事業發展的光輝典范。
會議視野宏大、統攬全局,是一次引領方向的重要會議。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錨定民政工作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歷史任務,自覺把民政工作放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去審視和謀劃,緊扣新時代民政事業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系統明確了新征程上民政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是對全國民政系統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一次再動員、再部署,為全國民政系統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的民政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
會議主題鮮明、催人奮進,是一次砥礪初心的重要會議。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胸懷“國之大者”確定奮進目標,心系“兩個大局”作答民心所向,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始終站在人民立場、群眾角度看問題、作決策,聚焦破解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作出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重要決策部署,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就重點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充分體現了深厚的為民情懷,必將有力地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動會議精神學習貫徹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發出了奮力譜寫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動員令,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李強總理在會議上的講話要求,突出問題導向,強化系統集成,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奮力推動新時代民政事業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行。
一是切實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統領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全面系統學、持續跟進學、深入思考學,推動各級民政干部真正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重大要求和殷殷囑托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民政實踐。聚焦總書記強調的問題、明確的方向,找準民政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發揮好民政保基本、固底板的作用,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發揮好民政解民憂、紓民困的作用,扎實推動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民政系統結出豐碩成果。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民政工作各項決策部署,對標對表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深入推進民政領域各項工作落實,確保全省民政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行。
二是聚焦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兜住兜準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健全完善以社會救助信息平臺為依托,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服務類社會救助、其他救助幫扶等5類政府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1+5+N”社會救助政策體系,推動構建覆蓋全面、城鄉統籌、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大救助”格局。進一步暢通急難社會救助申請渠道,健全快速響應工作機制,逐步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探索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真正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有效履行民政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職責使命,持續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穩妥推進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并軌,切實織牢防止返貧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兜底保障網。
三是聚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優化民政公共服務供給。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以打造高原特色養老服務青海模式為目標,聚焦重點群體,加強兜底性基礎性養老服務;聚焦可及普惠,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聚焦現實需求,加速構建現代養老服務產業體系;聚焦特殊省情,針對城鎮、農村、牧區不同條件,創新養老服務模式;聚焦協同融合,加快構建符合高原實際的養老服務發展格局。精準做好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分類保障工作,健全完善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等關愛服務政策,著力加強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陣地和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兒童福利機構規范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水平,鞏固深化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成果。
四是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實加強民政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深入推進婚喪領域移風易俗,加強農村紅白理事會建設,總結推廣先進地區婚俗改革優秀經驗,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大操大辦、散埋亂葬等不良習俗,倡樹文明節儉、新辦簡辦的文明新風。完善特殊困難群體關愛服務體系,加強精神衛生機構建設和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困難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補貼制度,有效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權益。持續開展“寒冬送溫暖”等專項救助行動,堅決杜絕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發生。強化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加大社會組織培育力度,提升社會組織監管效能,促進社會組織健康規范發展。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民政部工作要求,著力推動行政區劃管理穩步發展,加強行政區域界線管理,有效服務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四地”建設。
五是以“時時放心不下的”的責任感抓好民政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統籌抓好民政領域發展和安全,認真汲取近年來安全事故教訓,把安全意識貫穿政策制定、工作部署、任務落實的全過程,從源頭上防范民政領域重大風險。時刻關注民政領域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健全風險研判評估和動態監測機制,完善各類民政服務機構應急預案,堵漏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防止各類“黑天鵝”“灰犀牛”事件。深入開展民政領域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活動,以極端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嚴實的工作作風,全力抓好民政領域安全防范工作,堅決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