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孔光:全國民政系統先進工作者、云南省瀘水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主任
云南省瀘水市的冬天來得比較晚,但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孩子和上江鎮敬老院老人的過冬物資卻早早就備好了。細心為他們著想的是瀘水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主任兼上江鎮敬老院院長向孔光。
無論是此前擔任瀘水市兒童福利院院長,還是轉任現職,向孔光都把老人當父母,視未成年人如子女,用愛與奉獻為老人和未成年人筑就溫暖港灣,讓他們感受家的幸福。不久前,向孔光被授予“全國民政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全力以赴
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成長環境
福利院的孩子大都存在身體缺陷,需要精心照護。向孔光從事兒童福利工作后,一邊學習一邊探索,無論是管護制度制定、硬件設施布局,還是孩子們的照護、教育,都事無巨細,全力以赴。
2017年3月,福利院接收了一名兩歲的棄嬰,患有腦癱、先天性心臟病等多種疾病,夜里經常啼哭,不能睡整覺。向孔光和護理人員一起研究護理方法,制訂照護值班表,輪流照護孩子。就這樣精心照護了3年多,直到孩子經過治療后情況得到緩解。
2021年,這個孩子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齡,可是由于身體原因,不方便外出接受學校教育。向孔光東奔西跑,聯系學校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當年9月開始,這個孩子接受送教上門,一直到小學畢業。
向孔光說:“教育關系孩子的未來,是他們走向社會、就業謀生的基礎。”所以無論多難,向孔光都想辦法為在院孩子創造接受教育的條件。學校開學,他開車送孩子們去上學;放假,又親自將他們接回。寒暑假,他積極對接社工機構,為孩子們開展課業輔導。瀘水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成立后,他主導打造了一個學習空間,并規劃心理輔導室、娛樂室等,多方呵護未成年人成長。
困境兒童小婷(化名)因患癲癇病初中畢業后無法升學,向孔光多方為她聯系技工學校,讓其學習一技之長。2023年4月,小婷的病情加重,向孔光帶著她四處求醫。多方打聽后,最終找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一家醫院。
從云南昆明到新疆烏魯木齊的火車上,向孔光擔心小婷隨時會發病,幾乎不敢睡覺;入住醫院后,他又擔心小婷輸液出現不良反應,一直陪在病床前。經過精心治療,小婷的病情終于穩定下來,沒有再復發。
“感謝院長叔叔多年來的照顧,今后我會努力工作、好好生活。”今年9月,小婷畢業后找到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首先給向孔光發來信息報喜,表達感激之情。
“照顧好院里的每個孩子是我的責任,他們過得好是我最大的滿足。”看著從院里走出的孩子一個個實現了人生夢想,向孔光非常欣慰。目前,他服務過的孩子中,有27人已順利就業,14人正在本專科院校和職業學校讀書。
悉心照護
做特困老人身邊的守護者
在上江鎮敬老院,每到飯點,向孔光總會頭戴廚師帽、腰扎圍裙,將老人的餐食一一端上桌,詢問他們口味是否適合、還想吃什么,有時還會親自下廚,為老人烹制美食。他說,通過觀察飲食,可以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也能更好滿足老人的需求。
84歲的胡三妞扒老人午飯后在衛生間突發疾病暈倒,向孔光發現后立即將他送到醫院救治。經搶救,老人轉危為安。“這次能夠死里逃生,多虧了向院長及時發現。”胡三妞扒介紹,出院后在向孔光的悉心照護下,自己的身體很快康復,又能下床自由活動了。
前不久,王鳳英老人感冒了,吃飯沒有胃口,向孔光叮囑廚房為她煮一份可口的粥。看著熱氣騰騰的粥端到房間,王鳳英的心里暖暖的。她表示,雖然行動不便,臥床多年,但來到敬老院后,自己每天都過得很開心。
目前,上江鎮敬老院生活著25位特困老人,向孔光悉心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起居,每天為他們疊被、整理內務,幫他們洗頭發、修剪指甲,陪他們聊天、談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和訴求。對于9位全失能老人,他更是上心,每天和工作人員一道,為老人更換尿布、翻身擦洗、喂飯。他給自己定下一條規矩:服務對象病了,自己必須第一個知情。
一次,院里的吳國西老人凌晨3點多突發疾病,情況非常危急,需要到20多公里外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就醫。向孔光萬分著急,千方百計找車送老人去醫院。事后,被搶救過來的吳國西堅持做了一面錦旗送給向孔光。他說:“這份感激無以表達。”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在院老人紛紛表示,敬老院就是他們溫馨的家。
為愛奔赴
建設團結友愛和諧“大家庭”
院內入住的老人和小孩都來自瀘水市各鄉鎮,包括傈僳族、白族、怒族、普米族、獨龍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盡管說著不同民族的語言,保留著各自的風俗習慣,但在向孔光的帶領下,大家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生活得其樂融融。
為豐富院民文化生活,向孔光聯系并邀請怒江州以及瀘水市文體廣電部門,每季度進院演出各類文藝節目。他還給每位老人配備了一臺可以隨身攜帶的小播放器,并根據各自的喜好下載好民族樂曲以及黨的惠民好政策,方便老人隨時聽;為老人讀報,組織大家看電影、開展趣味游戲。對于受助的未成年人,向孔光更是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文化需求,經常組織書畫比賽、歌舞表演等,讓他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一手托起老人,一手拉起孩子。多年來,向孔光為“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奔波著、奮斗著。他以院為家,節假日很少休息,在院內實施民主管理,一方面根據老人的身體條件和特長編組并選出小組長,讓大家發揮余熱,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另一方面積極肯定和表揚院民的好人好事,逢年過節組織大家聚餐,增進彼此的了解。
“其實我和他們是相互需要的。”向孔光告訴記者,一開始是老人和孩子需要他,相處久了就成了彼此陪伴。有時因工作需要出差不在院里,大家就給他打電話,就像家人一樣彼此牽掛。
提及此次被表彰為“全國民政系統先進工作者”,向孔光表示,作為一名邊疆民族地區的民政工作者,將繼續在養老服務、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等方面下功夫,用心用情做好特困老人、困境兒童服務。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