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5年全國民政工作會議 > 工作巡禮正文

奮楫揚帆啟新程 守正創新『善』作為——2024年慈善事業發展綜述

來源: 中國社會報 時間:2024-12-26

在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史中,慈善始終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步入新時代,慈善被賦予了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的新使命,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截至目前,我國共登記認定慈善組織超過1.5萬家,累計備案慈善信托2199單,年度慈善活動支出超過1500億元。我國慈善力量勇擔使命,在鄉村振興、科教文衛、生態保護、應急救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扶弱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等方面積極作為,匯聚向上向善力量。

打好法規政策“組合拳”

為慈善事業定制度、立規矩

過去一年,慈善事業法治建設迎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新修改的慈善法將中國特色慈善理念、慈善行為、慈善制度、慈善模式、慈善經驗上升為國家慈善事業頂層制度設計。

為貫徹落實新修改的慈善法,民政部修訂《慈善組織認定辦法》和《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會同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制定《個人求助網絡服務平臺管理辦法》,填補制度空白。這3項規章已于9月5日與新修改的慈善法同步施行。《關于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費用標準的規定》將于近期出臺。

據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民政部已啟動多項政策預研工作,正組織開展慈善組織信息公開,慈善組織慈善活動年度支出、管理費用和募捐成本,慈善財產保值增值,互聯網公開募捐服務平臺管理,公開募捐平臺服務管理辦法等配套政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為2025年進一步加快推進制度體系建設打好基礎。

截至目前,已有17個省份、4個有立法權的市根據慈善法精神出臺了地方性慈善法規,在慈善協作機制、社區慈善、應急慈善、慈善文化、慈善人才等多方面有所創新。四川省、云南省、江西省、海南省等地聚焦社區慈善發布指引、方案,明確社區慈善的主體、陣地、機制和監管等內容,搭建社區慈善服務平臺,培育社區慈善力量,促進社區治理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徒法不足以自行。慈善法修改決定通過后,民政部下發通知,開展學習培訓、組織專題報告會、錄制視頻課程、配合編寫釋義,引導各地宣傳貫徹慈善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迅速行動,將集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專家講授與原文研讀相結合、線下培訓與線上學習相結合、條文解析與案例剖析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習成效。中國慈善聯合會、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制作慈善法圖解,進行重點推送。

“有溫度的慈善超市是什么樣子?”“身邊的慈善活動有哪些?”“如何參與慈善活動?”……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各地民政部門結合重要時間節點和慈善活動,利用報刊、電視、廣播以及微信公眾號、微博、新聞客戶端等渠道,對新修改的慈善法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宣傳,并通過播放慈善宣傳片、發放宣傳折頁、現場講解、知識問答等方式,引導群眾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形成濃厚氛圍。(下轉2版)(上接1版)

牽好監督管理“牛鼻子”

穩步提升慈善事業透明度、公信力

公開透明是慈善組織最好的“養分”,是慈善事業行穩致遠的“生命線”。

2024年,全國民政系統持續實施“陽光慈善”工程,通過開展政策宣講、專項檢查、加強信息化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式,指導督促慈善組織、慈善信托受托人切實履行信息公開義務。慈善組織信息公開的意識、水平和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為全面履行監管責任,民政部召開會議動員部署慈善工作,赴多個省份開展實地調研督導,推廣地方經驗做法,指導各地強化責任意識、依法履職盡責。全國民政系統綜合采用年報年檢、行政執法、隨機抽查、第三方審計、等級評估、信用管理等措施,促進慈善組織規范化發展;指導督促慈善組織加強黨的建設,健全法人治理機制,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監督,嚴守公益初心和非營利底線。

新修改的慈善法增加了國家鼓勵在慈善領域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規定,對互聯網慈善相關條款進行了細化和完善。為推動互聯網慈善規范發展,民政部升級改造“慈善中國”平臺,對指定的29家互聯網公開募捐服務平臺開展巡檢、考核,并扎實推進個人求助網絡服務平臺遴選工作。

11月21日,在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互聯網公益慈善論壇上,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慈善蓬勃發展,已成為我國慈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增長升級改造點,從自發推進階段進入依法運行、深化發展階段。

此外,民政部部署開展了慈善組織管理漏洞和風險隱患全面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印發通知加強慈善組織檢查和執法工作,以規范管理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并會同公安部刑偵局發布風險提示,公開一批以“捐贈返現”“捐贈返利”等名義實施詐騙的具體案例,提醒社會公眾提高警惕,防范假借慈善名義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為進一步做好慈善組織監督管理工作,各地民政部門堅持以公開促規范、以透明促公信,在支持、鼓勵慈善事業發展的同時,強化慈善行業規范、行業自律,對慈善組織有針對性地開展深入檢查,對與慈善組織關聯、涉嫌存在違法違規情形的有關社會組織進行延伸檢查,對以開展公益活動為宗旨和業務范圍的其他社會組織進行延伸檢查,提升了慈善事業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護航慈善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畫好發展“同心圓”

多方協同擴大慈善影響力、參與度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一年來,在慈善法等法律法規保障、護航下,慈善項目不斷增多,慈善活動廣泛開展,形成了人人慈善、時時慈善、處處慈善的濃厚氛圍。

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眾多慈善組織發揮自身優勢,緊緊圍繞群眾關切,探索實施“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慈善項目,為鄉村振興積極貢獻慈善力量。

今年,地震、山體滑坡、洪澇災害、臺風災害、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考驗著社會的應急能力和自然環境的韌性。民政部指導各地民政部門積極穩妥應對自然災害,引導慈善力量積極有序參與,重點省份慈善力量捐贈救災款物近30億元。

一年來,慈善文化宣傳有聲有色。為厚植慈善理念,讓慈善文化歷久彌新,各地圍繞“崇德向善、依法興善”主題,廣泛開展第九個“中華慈善日”宣傳活動。浙江、江西等地四套班子領導出席“中華慈善日”有關活動。依托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舉辦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啟動“網絡善傳播”網上主題宣傳活動;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互聯網公益慈善論壇,探討推動互聯網公益慈善高質量發展的方法和路徑。

新時代新征程,全國民政系統將乘風而上,加大力度定政策、強監管、搭平臺、保安全、促發展,奏響氣勢磅礴的慈善樂章,為助力共同富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慈善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