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5年全國民政工作會議 > 工作巡禮正文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2024年全國民政事業發展成就綜述

來源: 中國社會報 時間:2024-12-30

時光記錄發展的足跡,歲月鐫刻奮斗的年輪。回眸2024,在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各級民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厚植為民情懷,深化改革創新,凝心聚力兜底線、保穩定、惠民生、促發展,繪就民政事業發展精彩畫卷。

這是砥礪奮進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時隔五年再次對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成功召開,擘畫了新時代民政事業發展藍圖。

這是改革創新的一年。全國民政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強頂層設計、制度創新、政策供給,制定時間表、路線圖,進一步全面深化民政改革,持續推動民政事業行穩致遠。

這是民生改善的一年。全國民政系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匯聚各方力量,讓民生工作更細致、民生政策更精準。一串串數字、一件件實事擦亮民生幸福底色,美好生活映照在群眾熱情洋溢的笑臉上。

善治善為  筑牢民生建設之基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年來,全國民政系統不斷健全基本民生保障制度,著力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以一件件民生實事回應群眾急難愁盼。

困難群眾的衣食冷暖是各級黨委政府最深切的牽掛。各級民政部門持續加強低收入人口認定和動態監測,全面開展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工作,分層分類實施救助幫扶。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國共救助城鄉低保對象4001.1萬人、特困人員477.4萬人,共實施臨時救助552.8萬人次。全年累計救助流浪乞討等臨時遇困人員70.9萬人次,幫助4051名受助人員尋親成功。

從老有所養到老有所樂,老年人生活更幸福。在民政部指導下,59個地區開展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試點,48個地區開展基本養老服務綜合平臺試點;持續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建設持續推進,占比已達62.2%。截至10月底,全國各類養老服務設施達40.4萬個。老年助餐托起居家、社區養老“幸福餐盤”,各地初步形成較為健全的助餐服務網絡,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老年人“做飯難、吃飯難”問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不斷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均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并結合自身情況加大照護服務供給、關愛服務供給和物質幫扶力度。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全國民政系統持續加強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集中養育、社會散居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月均1971.4元、1511.9元和1500.7元。民政部聯合財政部實施加強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試點,推動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聯合20部門出臺《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行動方案》,首次在國家層面建立流動兒童關愛保護制度。開展首批全國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實踐基地建設試點,打造集“養、治、康、教、社”專業服務于一體的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各地不斷優化服務供給,配備4.3萬名鄉鎮(街道)兒童督導員和58.2萬名村(社區)兒童主任,確保兒童權益得到有效、充分保障。

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殘疾人是特別需要關注的群體。民政部爭取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年投入資金1億元,支持33個試點地區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全面推行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全程網辦”和“主動服務”,截至11月底,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共惠及1192.8萬名困難殘疾人和1619萬名重度殘疾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各級民政部門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拓展就業新空間,建立供需平臺,舉辦專場招聘,擴大就業資源對接,細化就業服務,線上線下齊發力,打好社會組織促就業“組合拳”。

乘風破浪   推動改革創新結碩果

過去一年,全國民政系統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向改革要動力、以創新增活力,堅持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續寫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時代新篇。

老齡事業增量提質。習近平總書記給“銀齡行動”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充分肯定老年人重要作用,向廣大老年人發出“老有所為”偉大號召。民政部、全國老齡辦認真貫徹落實回信精神,會同中國老齡協會推動新時代“銀齡行動”拓面升級、提質增效。全國老齡委、老齡辦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老齡事業職能有效發揮,老齡工作體制改革任務順利完成。召開全國老齡辦主任會議,舉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培訓班,系統上下老齡干部精神振奮,新的老齡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社會救助擴圍增效。社會救助從“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風險、促發展”拓展,各級民政部門積極實踐推進。為發展“物質+服務”綜合救助,民政部會同財政部部署在全國69個地區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各地圍繞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閉環運行機制、臨時救助“一次審批、分階段救助”等深入探索,只為讓救助更精細、更精準、更溫暖。

社會組織規范發展。推動出臺4項行業標準,實現國家層面社會組織行業標準零的突破。首次對社會組織名稱進行統一規范,填補名稱管理規定空白。聯合多個部門出臺專門意見,以加強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促進社會組織規模更加適當、結構更加合理、治理更加有效。部署開展專項行動,推動實現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河北以大數據模型推動全流程監管;山東整改激活“僵尸型”社會組織1462家,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81家;四川探索使用人工智能輔助年檢審核,開通“智慧社管”……

怎樣落實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民政領域的“小切口”改革為民政服務對象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有序推進。試點覆蓋北京、天津、河北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讓數據多跑腿、好事更好辦。截至11月底,全國累計辦理婚姻登記“跨省通辦”45萬對。

——科技點亮流浪乞討人員尋親路。各地綜合運用大數據、AI、人臉比對等手段,讓“大海撈針”變成“精確找人”。

——殘疾人兩項補貼部級數據共享核對工作機制建立完善。各地建立完善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跨省通辦”“全程網辦”等便民服務舉措不斷完善。

——法治慈善日益深入人心。今年9月5日,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實施,新制定的《個人求助網絡服務平臺管理辦法》、新修訂的《慈善組織認定辦法》、《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同步實施。各級民政部門通過多種方式宣傳解讀慈善法律法規,加強慈善組織和慈善活動監管,推動法治慈善走深走實。

——惠民殯葬范圍進一步擴大。31個省份均制定了惠民殯葬實施辦法,26個省份出臺了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具體實施意見,引導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產生了良好效果。

深挖潛能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2024年,全國民政系統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目標,把準民政事業發展的思路方向,凝心聚力、真抓實干,有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撬動“銀發經濟”。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潛力巨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成為我國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民政部聯合相關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消費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的若干措施》,出臺扶持政策,并積極指導有關企業、地方開展促進老年人消費活動,釋放銀發消費潛力。各地搶灘布局“銀發經濟”新藍海,豐富養老業態,完善養老產業鏈,初步形成事業帶動產業、產業支撐事業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

發展“甜蜜經濟”。探索開展“婚姻服務+”發展新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婚姻登記機關設置在文化旅游設施等有標志性意義的場所,為當事人提供環境優美、溫馨舒適的服務環境。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各類公園式婚姻登記點319處、戶外頒證基地474處,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和文旅產業發展,“甜蜜經濟”新業態逐步走入大眾視野。

彰顯“地名價值”。民政部大力推進“鄉村著名行動”,遴選首批24個縣(市、區)的典型經驗做法,編印鄉村地名建設指南(1.0版)。推動各地規范命名鄉村地名38.8萬條,采集上圖鄉村地名和農家樂、采摘園等興趣點111萬余條,推動3萬余條鄉村地名納入保護名錄,傳承弘揚優秀地名文化。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地名賦能鄉村文化旅游、特色產業發展的路徑模式,進一步助力提升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以及產業發展水平。

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正迎來以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民政部組織召開部際聯席會議,探索建設區域性綜合服務中心,推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各地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擴大市場有效供給等方面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康復輔助器具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材質越來越輕盈、舒適度越來越高。

夯基壘臺  積聚澎湃發展動能

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一年來,全國民政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化理論武裝,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全面增強。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和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全國民政系統研究把握民政工作規律,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是民政領域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會議召開后,民政部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擴大)會議,制定學習貫徹落實方案,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學細悟、篤行實干,不斷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民政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各地民政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做好民政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迅速行動、精心部署,興起學習貫徹熱潮。

一連串數據見證民政事業發展的加速度:2024年民政部共爭取部門預算財政撥款54730.49萬元,其中項目經費26401.74萬元,同比增長6.29%。民政部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92億元,支持建設343個民政服務設施項目,同比分別增長8%和18%。

匠心聚,事業興。今年以來,民政部門出臺系列重要舉措,持續激活人才隊伍建設“一池春水”:成功申辦民政職業大學,實現民政領域本科層次職業院校零的突破;舉辦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以賽強技,匠心筑夢,服務民生;全國民政系統健全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聯動推進機制,培養造就了一大批素質優良、技藝精湛、為民服務的民政高技能人才。

宏偉藍圖已經繪就,偉大征程迎來新的出發。全國民政系統將深入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牢牢把握民政工作正確方向,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應有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