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忘”相助 讓老年人居家養老更安心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了完善老年人床邊、身邊可感可及養老服務的政策措施。
據統計,截至2023年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29697萬人,占總人口的21.1%,較2013年的14.9%逐年遞增。調查顯示,我國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在這樣的背景下,解決獨居或空巢老人的居家安全問題,關注老年人的精神及心理狀況,完善對老人的床邊、身邊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更為迫切。
老有所需從最細微處關愛老人
想要讓居家養老更安心,需瞄準老年人的關切點,破解他們的現實痛點。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但子女不在身邊、床邊怎么辦?家人能夠提供照料,但無法隨時關注怎么辦?老年人常常健忘,影響生活質量怎么辦?再小的需求,都值得被看見、值得社會各界采取行動。
以老年人健忘問題為例,截至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9億,占總人口比重超1/5。高齡老人易出現認知障礙,數據顯示,65歲以上人群,認知癥患病率為5%;65歲以后,年齡每增加五歲,患病率即增大一倍,主要表現之一就是健忘。洗手后忘記關水龍頭、出了門才想起沒帶手機、忘帶鑰匙被鎖在門外……老忘事是許多老年人生活里的常態。
針對這一現實需求,近日,天貓啟動黃扶手計劃3.0守“忘”行動,聯合阿里巴巴公益、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愛心品牌,通過向有健忘癥狀的老年人捐贈智能門鎖產品,讓老年人更加輕松地進出家門,避免因忘記帶鑰匙而帶來的不便和安全隱患。這種直抵人心的行動,讓更多的老人能夠智慧養老、安享晚年,也喚醒更多人關心老年人。
老有所依以多方合力賦能養老
無論床邊、身邊,還是居家附近,養老都需要配備基礎軟硬件設施、健康服務,需要進行適老化改造。如何從各個方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保障他們的居家安全、解決他們的情感需求,是社會各界一直在積極探索的議題。
實際上,黃扶手計劃早已開始行動。2022年,天貓關注老人居家的跌倒風險,聯合品牌向社會送出5萬個適老黃扶手,讓更多老人有所“扶”;2023年,黃扶手計劃2.0關注老人精神孤獨問題,聯合品牌送出2萬個智能看護攝像頭,讓“觀”愛實時在線。從“物理防摔”,到“情感陪護”,再到今年的“遺忘關懷”,三年來,黃扶手計劃讓更多人關注到老年人的居家安全,也讓更多品牌和企業參與到適老產業的升級推動中。
“這個公益項目是對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的一次有益實踐?!敝袊淆g協會副會長王紹忠表示,未來希望各方一起在社區機構中結合先進的互聯網、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新技術,為老齡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為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
老有所盼與銀發經濟發展同行
《銀發經濟藍皮書:中國銀發經濟發展報告(2024)》顯示,目前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在7萬億元左右,預計到2035年為30萬億元。銀發經濟作為老齡化社會的潛力產業,具有產業輻射面廣、產業鏈長、受眾規模大等發展優勢。2024年,淘寶天貓上適老家具成交量同比增長50%,購買人數增長1.5倍。
從關注居家適老化改造,到重視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心理需求,隨著黃扶手計劃推動企業、基金會等社會力量協同參與、通力合作,越來越多的個人、品牌開始關注老人的居家安全問題和老年人養老問題,從挑戰中尋找機遇,于變局中打開新局,讓老有所需、老有所盼,讓適老化居家改造的需求更多被發現、被滿足。
可以說,黃扶手計劃的發展為居家適老化改造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也為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并把這種責任制度化,就能形成持續而巨大的合力,為老年人享有幸福晚年注入更多動力。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幸福的“夕陽紅”將被穩穩托起。(金昱希)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