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山東省民政廳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來源: 中國社會報   時間: 2021-09-07  08:32

肖 寧

今年以來,山東省民政廳堅持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砥礪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激發干事創業精氣神的“動力源”,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辦實事的成效,堅持從最困難群體入手、從最具體工作抓起,舉辦民政系統先進事跡報告會,以先進模范人物先進事跡為榜樣,用心用情用力為民政服務對象辦實事、解難題。

以走訪慰問察民情解民憂

組織全省民政系統黨員、干部對面臨較多困難的重病、重殘人員以及生活困難的退役軍人、黨員、烈士遺屬等開展走訪慰問。詳細掌握低保等社會救助政策落實情況,了解走訪對象生活中存在的具體困難和需求,廣泛聽取意見,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問題。

以數據比對預警風險兜底線

與扶貧、醫保、退役軍人事務等部門建立數據比對機制,對未納入民政社會救助保障范圍的易致貧返貧人口進行摸底排查,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救助范圍。與扶貧部門開展定期數據比對核查,持續推進貧困人口排查工作。與醫保部門建立個人自付醫療費用信息共享機制,定期將自付費用較大人員名單推送至基層,指導基層按規定落實相關救助政策。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開展數據比對,篩查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中的退役士兵、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等,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

以提升服務傳遞關懷送溫暖

省民政廳聯合省財政廳印發《關于提高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水平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將城鄉低保對象、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保障標準在2020年底提標的基礎上再提高10%。保持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總體穩定,持續落實好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殘人員、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員“單人保”政策和低保漸退、收入扣減等政策,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全面落實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提高臨時救助時效。不斷探索加強“物質+服務”救助模式探索,指導各地按照“五有”(有照護協議、有服務標準、有定期探訪、有動態管理、有應急預案)工作要求,壓實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責任。

率先開展特困人員監護試點,兜牢兜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底線。在全省部署開展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最美照護人”推介活動,大力弘揚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營造關心關愛特困人員濃厚氛圍。開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優秀項目評選活動,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推動全省行業協會商會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面實行陽光收費,減輕企業負擔。

以改革創新打通堵點提質效

打造全國一流的“救助全覆蓋、五級全貫通”山東社會救助綜合管理信息平臺,歸集12個救助職能部門44項數據,形成社會救助對象主題庫,核對系統聯通20個部門64類數據,可為各級各部門開展社會救助工作提供技術支持。依托“愛山東”APP開發社會救助申請受理功能,7個部門的18項社會救助事項實現了“指尖辦”。共享衛生健康、應急管理、醫保、殘聯等部門單位關聯業務數據信息,初步建成山東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為各救助職能部門開展監測預警和分層分類精準救助提供支撐。全省136個縣(市、區)全面完成縣級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委托下放至鄉鎮(街道)工作,進一步提高了社會救助服務效能。

各地圍繞“解憂暖心傳黨恩”主題積極打造當地亮點。濱州市完善“e家大救助”,對社會救助業務進行全流程再造,進一步方便困難群眾;利津縣試行“醫療陽光救助”,為全縣特困人員、孤棄兒童等建立醫療綠色通道;濟寧市打造“濟時救”工作品牌,聯合12部門健全困難人群監測預警機制;泰安市建立了覆蓋全市的“泰好辦”自助服務終端,困難群眾可自助申請社會救助,實時查詢辦理進度、查閱救助政策;榮成市通過 “威救你”社會救助信息平臺對醫療支出大的人員進行逐一排查核對,由“被動申請”變“主動救助”;濰坊市發起“點亮鄉村·光彩照明”主題公益活動,向全市9000多個村(居)和部分困難家庭捐贈太陽能智能庭院燈,以實際行動溫暖民心。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