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用足政策排憂解難,溫情服務傳遞黨恩
陜西省按照民政部關于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要求,立足于維護好困難群眾切身利益、解決好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宣傳好民生兜底保障政策、傳遞好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精心組織、周密實施,在全省各地掀起主動擔當敢作為、暖心服務為群眾的行動高潮。
西安市
迅速安排部署推動行動取得實效
西安市民政局先后召開2次工作推進會議,指導各地以多種形式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廣泛開展走訪慰問和摸底排查活動,把密切聯系群眾和服務群眾作為實踐的根本,全面解決好群眾急難問題。發動組織民政系統干部與困難群眾開展一對一、面對面政策宣講。圍繞助困、助貧、助殘、助學、助老、助孤等領域,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導和支持社會組織積極開展“第三方入戶調查”“美居行動”“社會救助+”“心理慰藉”等多元化救助服務,推動救助幫扶向“物質+服務”拓展,讓社會救助更接“地氣”,讓困難群眾切實感受到有溫暖的救助。
寶雞市
緊盯特殊群體解決困難群眾急難問題
寶雞市以“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傳黨恩”為主題,以“下基層、大調研、促落實”活動為載體,通過細致摸排,排查出農村特困人員中患有精神障礙且有暴力傾向的人員共有839人,這部分對象不僅困擾著監護人家庭的發展,也對社會和諧穩定帶來一定隱患。經逐一調查,其中有集中管護需求的共205人,寶雞市民政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進行集中托養。對其余634人,通過夯實照料護理人責任、強化鎮村干部巡訪以及“急難問題快速響應服務隊”定期探訪等措施,落實好管護工作,妥善解決該部分特困人員和其監護人的實際問題。
渭南市
強化工作舉措確保救助政策落實落細
渭南市建立市縣和基層單位對口聯系制度,聚焦群眾揪心事、煩心事,以社會救助制度綜合改革和建立健全防返貧監測預警機制為抓手,扎實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通過走訪慰問,認真排查7062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責任落實情況。將1.1萬戶城鄉低收入家庭納入監測預警范圍。開展鎮村電子化公示試點,推廣“e救助”受理群眾“掌上申請”2.68萬人次,通過“一門受理、協同辦理”轉辦案例384個,召開縣級聯席會議解決個案10例。依托第三方調查機構、“急難問題快速響應服務隊”等,新納入低保1080戶3060人,實施臨時救助1.37萬人次,及時向符合條件的對象落實兜底保障政策,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史學習教育。
延安市
簡化審核確認流程織密兜牢困難群眾生活底線
為提升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審核確認工作的精準性和時效性,延安市按照在“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過程中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工作精細化、規范化管理水平的要求,以市政府名義印發通知,在明確區縣、鄉鎮、村(居)委會職責的基礎上,將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審核確認權限由縣級民政部門委托下放至鄉鎮(街辦)。同時簡化審核確認流程,通過取消沒有爭議的救助申請家庭的民主評議程序、取消審核階段公示程序等措施,大幅縮短救助辦理時限,方便困難群眾及時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救助幫扶政策。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