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深入開展“保護地名文化、記住美麗鄉愁”實踐活動
四川省民政廳認真貫徹落實民政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部署,以“保護地名文化、記住美麗鄉愁”為行動抓手,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開展地名信息便民服務行動。結合實際,四川省民政廳制定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和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依托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以鄉鎮、群眾自治組織、農村居民點、重要自然地理實體等地名類別為重點,提升完善鄉村地名信息,對地名的來歷、含義、歷史沿革等信息,進行查漏補缺、核實修改、補充完善。截止目前,共增補完善鄉村地名信息近9萬條,采集照片4.6萬余張,采集地名原讀音數量3.8萬余條。另外,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依托本地地名信息系統、平臺開展富有地方特色的鄉村地名信息服務,鼓勵支持社會各界參與地名信息開發應用,激發地名數據活力,發揮地名信息價值,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鄉村地名信息的需求。目前,已為上萬名群眾提供了地名信息查詢,向公安、住建、交通、文廣旅等部門提供相關地名信息3000余次,為15個支持社會開發地名信息應用提供了信息支撐。各地也規范地名管理,回應群眾關切。成都市針對老百姓反映地名標識牌中存在英文看不懂的問題,對地名標識進行了更新,將含有英文的路牌更換為漢語拼音路牌,便于群眾的出行交流;綿陽市、廣漢市對富有地方特色、歷史記憶的地名進行收集整理,編印地名故事集,免費為老百姓提供使用;南充市利用信息化手段,制作了地名二維碼,老百姓用手機一掃便知地名信息。
開展紅色地名文化保護傳承行動。在切實做好民政部“保護地名文化,記憶美麗鄉愁”鄉村地名信息服務提升行動基礎上,結合四川實際,開展“紅色地名文化、傳承紅色精神”主題征文活動,廣泛征集反映四川地名文化的文稿、圖片、海報和微視頻,著力挖掘當地紅色地名中承載的黨的光輝歷史、奮斗歷程、革命傳統、紅色精神,充分發揮紅色地名的存史、育人作用,積極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充分挖掘紅色地名旅游資源,將紅色旅游與紅色地名文化開發相結合,為經濟建設提供服務支撐。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