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扎實開展地名信息服務提升行動
為提升地名信息服務水平,滿足廣大群眾對地名信息的應用需求,安徽省池州市民政局采取有效措施,扎實開展了“保護地名文化,記住美麗鄉愁”地名信息服務提升行動。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提升行動。今年以來,池州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民政工作實際,在全市開展了“保護地名文化,記住美麗鄉愁”地名信息服務提升行動,并列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要內容,通過征集地名故事、宣傳地名文化、完善地名信息、加強地名應用等形式,進一步提升地名信息服務水平,切實讓人民群眾“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
挖掘地名故事,弘揚紅色文化。利用池州戰略地位優勢,在全市挖掘整理了《棠溪-中共貴池縣委地下組織誕生的搖籃》《木塔-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方志敏戰斗過的地方》《石臺-皖南紅軍總醫院》《賓山-涇青南三縣交通站舊址》《宋沖-中共涇青南縣委駐地舊址》等5篇具有代表性的紅色地名故事,并通過組織民政系統干部職工現場參觀、在微信公眾號上轉載等形式,大力宣講紅色地名故事,著力尋找和發現紅色地名中承載的黨的光輝歷史、紅色革命印跡和池州人民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引導干部職工知黨史、感黨恩、跟黨走。
完善地名信息,留存鄉愁記憶。依托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以鄉鎮、群眾自治組織、農村居民點、重要自然地理實體等地名為重點,提升和完善鄉村地名信息,對地名來歷、含義、歷史沿革等信息,進行全面查缺補漏、核實修改、補充完善,形成地名信息更新及時、錄入準確、內容詳實的動態管理機制。截至8月底,已增補地名信息28條、完善地名信息2143條,采集照片4342張,采集地名原讀音2171條。
推進成果轉化,加強地名應用。依托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及時修訂了《池州市行政區劃圖》《池州市主城區標準地名圖》,免費向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提供圖冊服務120余次。組織編纂《國家標準地名詞典》《國家地名志》《安徽省標準地名詞典》等詞條釋文609條。編纂出版了《池州地名故事》,收錄地名故事263則、地標性圖片40張,免費向社會各界贈送1000余冊,宣傳了池州地名文化。目前,正在編纂《古詩詞里的池州地名》,為考證地名由來、歷史沿革和地名含義,挖掘和弘揚地名傳統文化,提供詳實的地名信息史料。
加強地名管理,規范地名服務。新編制了《池州市地名規劃(2021-2030)》,以地名規劃為引領,進一步規范地名命名更名工作,將地名命名和地名標志設置納入城市管理和文明建設主要內容,并在新建小區、道路、橋梁等名稱命名時注重保護歷史印記,使池州“游子”能找到回家的“路”。今年以來,新命名小區、道路等名稱5條,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4條,有效發揮了地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職能。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