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聚焦』提升地名信息服務水平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民政局以“三個聚焦”舉措,提升地名信息服務能力和水平,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承諾。
聚焦完善地名信息,讓地名服務優質高效
桂林市民政局開發了桂林市地名標志管理系統,收錄了主城區已命名道路信息1100余條、地名標志點位信息1790條、社區(村屯)信息376條。群眾通過手機掃碼,不僅可以查詢地名、觀看地名故事展播,還可參與地名標牌報修、地名管理投訴建議等活動。
為進一步完善地名信息,留存鄉愁記憶,依托廣西區劃地名信息政務管理平臺,桂林市以鄉鎮、群眾性自治組織、農村居民點等為基礎,對地名的來歷、含義、歷史沿革等信息進行充實完善,完成國家、廣西地名信息庫詞條更新3000余條,提升地名信息服務能力,讓群眾在互聯網上就能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此外,通過市、縣、鄉、村四級共同努力,全市編輯出版了《桂林市城鎮鄉村名錄》,規范了自然村村名,建立了自然村村名動態管理機制,著力破解因自然村定義不清造成的群眾生產生活不便及基層矛盾。市本級完成《行政區劃圖》《城區圖》《最美地名故事》《標準地名錄》等制作,加強地名信息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在人口普查、國土空間規劃、村村通公路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聚焦弘揚紅色地名文化,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桂林市民政局一方面利用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廣西區劃地名信息政務管理平臺、《廣西地名詞典》等,對全市紅色地名素材進行檢索,深入發掘其中蘊含的自然地理知識和豐富人文內涵,著力查找和挖掘承載的黨的光輝歷史、奮斗歷程、紅色精神等元素,以紅軍突破湘江、三過灌陽、途經龍勝等歷史事件為脈絡,開展了紅色地名故事征集及宣傳活動。截至目前,共收集整理出紅色地名故事138篇、錄制地名視頻10條、制作宣傳海報20幅。
另一方面,邀請廣西師范大學專家指導,開發了《從身邊的地名學黨史》課題。在此基礎上,舉行了“帶著桂林地名文化上央視”活動,向央視《中國地名大會》、學習強國平臺等推薦試題48道,進一步宣傳了桂林的紅色地名文化。
聚焦宣傳地名知識,讓地名文化深入人心
桂林市民政部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地名文化“進社區、進機關、進校園”宣傳活動。今年以來,全市共開展地名文化宣傳進社區(村屯)29次、進機關17次、進校園7次。部分縣(區)還結合本地實際,充分利用縣慶、圩日、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地名文化宣傳活動。如龍勝、恭城等少數民族縣利用縣慶、民族節慶日為群眾普及地名小常識,靈川、平樂等地到鄉鎮發動干部職工及群眾觀看《中國地名大會》,全州、荔浦等地多次進校園為學生解讀地名故事,取得良好反響。
在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影響下,七星區波多爾灣小區開發商主動找到政府,申請改掉“洋”名。這也是桂林市在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工作中,從“要我改”到“我要改”的一個突破。通過對地名文化的廣泛宣傳,全市營造了良好的地名文化宣傳保護社會氛圍,也讓地名文化深入人心。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