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門口的養老省心暖心舒心
趙冠群
湖南省湘潭縣石潭鎮橫街社區有常住人口5280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1127人,其中空巢、特困老人163人。近年來,橫街社區積極推進“黨建+蓮湘頤老”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守望相助、鄰里互助等服務模式,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無所憂。
多元服務更省心
2020年8月,橫街社區建成日間照料中心,開始為轄區老年人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醫療保健等居家養老服務。隨著時間推移,社區在走訪調研中發現,日常飲食成了困擾老人的“一大難”。對此,橫街社區鏈接多方資源、摸索探討,于今年7月推出“愛心食堂”。在膳食搭配、配餐價格、延伸服務上全程把關,對65歲以上或者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切實滿足每位老人的需求。
頭疼腦熱、小病小痛折磨人。橫街社區衛生室主動對接湘潭縣第五醫院的醫務人員,定期上門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導、醫療護理、心理咨詢、精神慰藉等基本居家養老醫療服務,實現“醫養一體化”。今年以來,社區已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和健康指導23次,服務244人次。
同時,社區41名黨員還定期走訪慰問空巢老人和病困人員,將他們的“急難愁盼”問題統一收集上報,細分成家政服務、治安管理、人居環境等類別,建立居民需求臺賬,在每周社區工作例會上,對個性問題個別答復,對重大問題進行初步研究后提交黨員大會或社區研究決定,實現靶向化服務管理。
人性關愛更暖心
“日常陪伴交流、情感和精神上的孤獨,是社區老年人面臨的養老困境。” 橫街社區主任唐贊華說,社區圍繞各種節日節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使老年人深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更增進了他們彼此的感情。
譬如,在重陽節開展“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慰問活動,在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送粽子、送月餅、送慰問金,還舉行鄰里和睦懇談會,進一步融洽社區居民關系。
70歲的鄧某玨與羅某其兩夫妻是失獨老人,自日間照料中心開放以來,他們就成了這里的常客。鄧某玨說:“在這里既打發了時間,還找到了許多興趣愛好相同的朋友,讓我們感到不再孤獨。”
78歲的退休老人周順宗不愿意與兒女同住,日間照料中心的開設,為他這樣的老人提供了一個居家不離家、分散不孤獨、實惠不浪費的養老之地。
互助養老更舒心
日間照料中心能否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人。橫街社區成立由熱心公益、身體素質好、責任心強的老黨員參加的“老黨員之家”和為老志愿服務隊伍。具體承擔日間照料中心的日常管理、服務標準的制定和矛盾調處等職責。充分發揮黨組織凝心聚力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造“既可以是年輕人對老年人,也可以是老年人之間,特別是低齡老年人對高齡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對失能老年人”的互助式養老模式。
充分調動黨員特別是老黨員的干事積極性,引導他們發揮余熱、爭當表率,成為打造“家門口”幸福養老圈的重要抓手。有50年黨齡的段月秋老人,盡管身患重病,但他還是克服困難參加“老黨員之家”活動,經常組織老黨員上黨課、唱紅歌,抒發對黨的無限忠誠和深厚感情。段月秋老人在掛上“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時開心得像個孩子:“我要一輩子跟黨走、聽黨話、感黨恩!”
為構建長效機制,促進可持續發展,橫街社區還引入社工組織、專業人士參與為老志愿服務,讓快樂養老、健康養老深入人心。石潭鎮黨委書記唐術介紹,下一步將做深做實社區養老服務,努力實現居家養老“不離開鄉土環境、不失去親情陪伴、不改變生活方式、不增加養老消費”,讓“生活有人問、困難有人幫、生病有人理”的養老服務長效機制發揮更大的作用。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